當前欄目:首頁 > 國學文化 > 名人名著 > 正文
國學文化
  • 南宋洪邁編撰《容齋隨筆》值得認真閱讀研究!
  • 時間:2020-12-21 18:56:29        編輯:陳心正        點擊量:3175次
  •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編撰的史料筆記,分為《隨筆》、《續(xù)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1220則?!端膸烊珪偰刻嵋吠扑鼮槟纤喂P記小說之冠,是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洪邁寫作時間逾經(jīng)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jīng)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心正評語:時代偉人毛澤東主席終生酷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床頭書案上少不了《三國志》《二十四史》等名著,一直到去世前,還讓秘書張玉鳳天天讀一段《容齋隨筆》。

    我一直在大學兼職任教,深深知道每個大學生為了畢業(yè),把很多精力浪費到學習英語,為的是過四六級。畢業(yè)之后,能夠用到英語的,不超過5%!

    我是極力反對把英語作為高考科目的,也堅決反對每一位大學生都必須過四六級才能畢業(yè)!對于想讀碩士、博士的高才人士,英語確實重要;但是,對于95%以上普通專業(yè)的大學生,英語有那么重要嗎?把精力放到學習專業(yè)科目是不是更好?不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和大學,英語占用學生的精力太大了,反而忽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如果把學英語的時間用于學習論孟老莊、唐詩宋詞、國學經(jīng)典,會不會更好?英語翻譯專業(yè)畢業(yè)的有多少人從事英語行業(yè)?。磕敲炊嗥胀ū究粕厴I(yè)了,還有多少人用得著英語?全中國每年考生上千萬,實際上從中選出30萬人來專門學英語足矣,其余人從小學開始就不用學英語,而是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不論是歷史上,還是實際生活和未來,學好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重要!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每一個漢字都有來源和眾多講解,終生也研究不透!《紅樓夢》中不同的漢字才4462個,十三經(jīng)超過6000個漢字,現(xiàn)在的大學生有多少認識漢字超過6000個的?

    中國過去那么多名人名家,有多少學習外語的?中國早就知道禮儀、和諧治國,西方國家建國才多少年?歐美人士為何身上有毛?還沒有進化好呢,所以會講究叢林法則。他們只學習了中國的一點火藥技術,就用于戰(zhàn)爭掠奪全世界,反動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至今仍然沉浸在占山為王的夢中。中國人自己不覺醒,偉大的中國夢如何才能實現(xiàn)?

    習主席說: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首先要文化自信!

    我們必須文化自信,不要再崇洋媚外!

    …………………………………………………………………………………………………………

    《容齋隨筆》名句賞析:

    1. 大而暗則多累,小而明則知分。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七》。月亮雖大,卻昏暗不明,且容易虧欠;火苗雖小,但很明亮,能照見非常細小的東西。

    2. 為國者,其勿以無用待天下之士,則善矣!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十二》。治理國家,不以無用,去看待天下的賢士,這樣很好。

    3. 世祿不朽,如春秋諸國,至數(shù)百年者,后代不易得也。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十三》。世代承襲恭候爵位,像春秋各國一樣延續(xù)數(shù)百年,在后代是十分困難的。

    4. 嬉笑之怒,甚于裂眥,長歌之哀,過于慟哭。此語誠然。

    出自《容齋隨筆·卷第二》。嬉笑的怒罵,比齜牙咧嘴更有效果。用歌聲表達哀傷,比嚎啕大哭更顯得有誠意。

    5.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八》。人圣賢與否,就像那老鼠一樣,需要看他所處的位置,不同的為之,彰顯不同的氣質。

    6.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蒼然澗底色,云濕煙霏霏。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三》。矮小的松樹還沒有一尺之高,是我親自移栽過來的。蒼茫的像山澗底的青松一樣蒼翠,籠罩在這煙雨霏霏的氛圍里。

    7. 利害相摩,生火甚多,眾人焚和,月固不勝火,于是乎有僓然而道盡。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七》。利害相互交錯,而使得內心焦灼不安,就像起了火一樣。人們馳騁于利害之間,內心的中和之氣都被焚毀了,怎么可能不精神渙散呢?

    8. 帝王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規(guī)以節(jié)儉,貽訓子孫,必其繼世象賢,而后可以循其教,不然,正足取侮笑耳。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十四》。君王創(chuàng)業(yè)的傳統(tǒng)代代的傳承下去,用節(jié)儉作為規(guī)則,遺留給子孫,但是一定要有承襲他們的子孫,聽從他們的教訓。如果不然,正好反而使得自己招來侮辱和譏笑。

    9. 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

    出自宋·洪邁《容齋隨筆·第八卷》。身在異鄉(xiāng),巧遇老友,那份高興的心情,就像久旱遇到好雨一樣。

    10. 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jiān)哉!

    出自宋·洪邁《容齋隨筆·卷第二》。將與相關系著國家的安危,任用將、相不可以不慎重啊。

    11. 文貴于達而已,繁與省各有當也。

    出自宋·洪邁《容齋隨筆·卷第一》。文章講求能夠清楚的表達意思,文字的繁瑣與簡單,都有其適用的情況。

    12.古之君子,必憂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絕人之資,而治世無可畏之防。

    出自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第五》。古代道德高尚的人,必定認為治世值得擔憂,而明君同樣危險。明君有過人的資質,但治世沒有可怕的政治,從而使人產生防范心理。

    13. 鼓無當于五聲,五聲弗得不備;水無當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出自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第十二》。鼓聲雖然不在五聲的行列,但是如果沒有它,便會五音不全;水雖然沒有在五色的行列,可是沒有它,五色就無法明現(xiàn)。

    14. 自古無望之禍玉石俱焚者,釋氏謂之劫數(shù),然固自有幸不幸者。

    出自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第三》。自古以來飛來的橫禍以至于玉石俱焚的,佛家稱之為“劫數(shù)”,但是其中也有幸與不幸之分。

    15. 君子失勢之時,小人得易而侮之,如向拱、李中師輩,固不乏也。

    出自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第四》。君子在失勢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小人們的輕視、欺辱,像向拱、李中師這樣的小人,自古就不少見。

    16. 理義感人心,其究至于浹肌膚而淪骨髓,不過語言造次之間,初非有怪奇卓詭之事也。

    出自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第六》。理義能夠深深的打動人,能夠透過肌膚,深入骨髓,這不過是在話語之間的事情,原本就沒有什么奇怪詭異的地方。

    17.蟲鳥之智,自謂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出自《容齋隨筆·卷第十三》。蟲子和鳥兒的智慧,尚可以自保,但怎樣才能夠抵抗住不仁之人呢?

    18.士之處世,視富貴利祿,當如優(yōu)伶之為參軍,方其據(jù)幾正坐,噫嗚訶棰,群優(yōu)拱而聽命,戲罷則亦已矣。

    出自《容齋隨筆·卷第十四》。有志之士處世,看待功名利祿,應當像優(yōu)伶扮演軍官。依靠著幾案,正襟危坐在堂上,發(fā)號施令,演員們聽從他的命令,戲演完了,一切也都結束了。

    19.以真為假,以假為真,均之為妄境耳。人生萬事如是,何特此耶?

    出自《容齋隨筆·卷第十六》。把真的作為假的,把假的當做真的,都是虛妄的事情。人世間,沒有一件事不是如此,哪里是只局限在藝術上呢?

    20.萬事不可執(zhí)一法,而兵為甚。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一》。世間的事情都是在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處理方法,尤其是在帶兵打仗方面。

    21.明主可為忠言也。

    出自《容齋隨筆·卷第八》。只有英明的君主,才可以向他進獻忠言。

    22.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

    出自《容齋隨筆·卷第八》。一個普通人成為了百代宗師,說出的一句話,成為了天下的法則,這首因為他的成就可以和天地的化育萬物并論,和國家的興衰榮辱有著深切的關系。

    23.朋友之義甚重。天下之達道五,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而至朋友之交。

    出自《容齋隨筆·卷第九》。朋友之間的情誼很重要,天下人應當遵守五種關系:君與臣、父與子、兄與弟、夫與妻、以及朋友之道。

    24.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出自宋·洪邁《容齋隨筆》此言韓信能夠被漢高祖劉邦筑壇拜為大將軍,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應歸功于蕭何慧眼識的力薦之功;韓信最后被殺而屈死,則是緣于蕭何為呂后密室設計的結果。

    25.木將腐,蠹實生之。物將壞,蟲實生之。

    出自《容齋續(xù)筆·卷第二》。木頭將要腐爛,是因為里面有太多的蠹蟲。器物將要壞掉,是因為里面的生了許多蛀蟲。


  • 上一篇:南懷瑾大師喜歡的歷史巨著:《綱鑒易知錄》
  • 下一篇:明朝思想家王陽明(王守仁)簡介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