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志愿填報 > 高考知識 > 正文
志愿填報
  • 古代舉子如何趕考,進京趕考官府出路費
  • 時間:2019-06-20 16:07:15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5089次
  •       中國科舉博物館(位于南京夫子廟)的舉子趕考雕塑

          中國科舉博物館趕考學(xué)子的雕塑

          中國科舉博物館舉人公車模型

          在古代,因為物質(zhì)條件所限,參加考試并非易事。事實上,僅是趕考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就讓諸多學(xué)子發(fā)愁。
          縣考就在縣城,相對來說還比較近,鄉(xiāng)試需要到省城貢院,這對偏遠(yuǎn)地方的秀才來說,就挺麻煩了。如果有幸進入會試,則要到京城參加考試,這固然是人生中的一大喜事,但對不少學(xué)子來說,也是一件“苦事”:需要跋山涉水,遠(yuǎn)赴京城。
           因此,在一千多年的科舉歷史中,早就有了“趕考”一說,以此來形容考試的艱辛。明清時期,海南、廣東、廣西、甘肅等地參加會試的舉子,坐車步行,歷經(jīng)曲折,少則半年,多則數(shù)年,才能到達(dá)京城。
           有舉子命喪路途
           趕考固然不易,但對于古代士子(讀書人)來說,能參加趕考是一種“幸福的煩惱”:只有獲得至少是秀才的資格,才會參加到趕考的大軍中來,而且一旦金榜題名,人生的命運也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舉時代有多種考試,但是大的考試,或者說可以獲取功名的主要是三種考試,即縣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通過這三種考試后,分別獲得秀才、舉人、進士的功名。
           科舉分三級:第一級是縣考,它又稱歲考。這級考試以縣為單位,有縣試(縣官主持的考試)、府試(知府主持的考試)以及院考(學(xué)政主持的考試),共考11場??h試和府試有時同時考,其中縣試考5場,府試考5場,最后一場院考,全部通過后,才是生員或秀才,可見考中秀才并不容易。
           第二級省考(鄉(xiāng)試)又稱省試,唐代稱解試。鄉(xiāng)試是在省城貢院進行的考試,考中后就為舉人。
           第三級則是全國考(會試),舉人來到京城參加考試,考中后獲進士身份。會試后又有皇帝主持的殿試,選出進士的三甲名次。如果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皆為第一,則稱“連中三元”(解元、會元及狀元)。
           也有一種觀點,認(rèn)為科舉三級考試是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將縣試稱為三級外考。其實殿試不能稱為第三級,因為殿試不影響錄取,只是選出進士中的一二三名。
           在這三級考試中,最不易的就是會試。會試三年一次,每到會試之年,舉子們常常是提前半年或一年就出門了。經(jīng)濟條件好的,可以乘坐馬車、驢車,條件差的只有步行。有文獻記載,唐代時,湖北荊州的舉子劉蛻,因要赴京城長安趕考,花了兩個月,籌措趕考經(jīng)費,再加上考試往返,共花了半年時間。850年,劉蛻在應(yīng)舉近三十年后,終于考中進士,當(dāng)時人稱“破天荒”。
           另一位舉子就沒那么幸運了,溫憲考了二十多年未中。還有更慘的,有的在趕考途中,會染上疾病,甚至一命嗚呼。唐代元和年間(唐憲宗李純的年號,公元806-820年),舉子廖有方赴長安參加會試落第,返鄉(xiāng)途中,在寶雞遇到一位病危的舉子,那位病危的舉人臨終前,托付廖有方幫其掩埋尸首。舉子去世后,廖有方身無長物,只好賣掉馬匹,籌措銀兩,埋葬了這位寒士,廖有方寫了這樣一首詩:“嗟君歿世委空囊,幾度勞心翰墨場。半面為君申一慟,不知何處是家鄉(xiāng)?”
           赴京城參加會試不易,對一些省份的士子來說,就連參加鄉(xiāng)試也極為不易。清朝初年,湖廣(湖北、湖南)鄉(xiāng)試設(shè)在武昌,湖南士子要去武昌參加考試,需要經(jīng)過洞庭湖,遇到風(fēng)急浪高的天氣,連渡船都不敢開。即便風(fēng)浪平息時,船在洞庭湖行駛,也面臨很大的危險,時常有船傾人亡的事故發(fā)生。一直到清雍正元年,湖廣鄉(xiāng)試才在湖南設(shè)考場。
          打劫考生后果很嚴(yán)重
          科舉趕考之旅,路途遙遠(yuǎn),難免遇到強盜、土匪,不過,典籍中對士子被打家劫舍的事,記載不多。這另有原因。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參加科舉的士子,官府都對他們有特殊政策加以保護。打劫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后果很嚴(yán)重。如果士子的錢財被劫或者書籍被打劫者損壞,士子會到縣衙報案,如果縣里查辦不力,他們可以進京向御史舉報彈劾。因此,一旦士子遇到打劫,地方官員就會非常緊張,一般會限令破案,并嚴(yán)格偵辦。
          清代乾隆年間,就出現(xiàn)過一起打劫舉人的案件,影響頗大。當(dāng)時,在盧溝橋稅關(guān),幾個稅關(guān)人員敲詐路過的舉子,還毀壞他們的書籍,并打傷了舉子。舉子進京之后向御史告狀,御史向皇帝參奏一本,乾隆皇帝大怒,敕令嚴(yán)查,殺了三個行兇的差役,且將主管官員降職處分。此事傳諭全國,此后全國關(guān)卡都不敢為難舉子,并且都是善待舉子。
           當(dāng)然善待舉子并非清代獨有,在一千多年的科舉歷史中,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規(guī)定,比如舉子赴京參加會試,在所乘車或船的前面,會挑出一面黃旗,上書“奉旨會試”四字,有了這個招牌,沿途土匪見了會避讓,即便是遇到關(guān)卡水閘,當(dāng)?shù)毓賳T也不會阻擋。在古代,關(guān)卡水閘都是按時間節(jié)點開閘的,一般情況下,船只都要等到開閘的節(jié)點了,才會放行。只有運糧的官船或者總督、巡撫以及欽差的官船到了,主管員官才會隨時放行。但如果是乘坐舉人的船到了水閘,也會享受特殊待遇——隨叫隨開。
          有官府的保護,再加上大部分讀書人并不富裕,所帶盤纏并不多,強盜土匪一般不會去打他們的主意。
          進京趕考官府出路費
          參加科舉考試,行旅艱難,這里就涉及一個問題,趕考的費用哪里來?幾千里的路程,行走數(shù)月,食住行費用不菲。官宦之家或者富家子弟,家境殷實,百十兩銀子的花費不在話下。窮苦人家,指望自家籌措,根本不可能。
           為了發(fā)現(xiàn)更多人才,歷朝歷代,對讀書人制定了相應(yīng)的資助政策,比如,會送盤纏或者用車馬接送考生。漢代,雖然沒有科舉制度,但有“舉孝廉”之類的選拔機制(各地官員、鄉(xiāng)紳推薦出來賢良之人,為中央朝廷效力),對于被征舉的讀書人,官府用車馬接送?!逗鬂h書·武帝紀(jì)》記載:“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遺詣公車?!焙髞?,科舉制度成熟后,入京參加會試的舉人,以“公車”來代稱。
           在有些朝代,官府干脆直接給舉子發(fā)錢,讓他們乘坐車船,即公車費。這筆費用由知縣代請,藩庫支出。清代順治八年(1651年)規(guī)定:舉人參加京城會試,由各省布政使給予盤纏?!鞍不帐畠桑?、湖北皆十七兩,福建十五兩,湖南十四兩,廣西十二兩,浙江、河南皆十兩,山西七兩,陜西六兩,甘肅、江蘇皆五兩,直隸、四川皆四兩,山東一兩,廣東二十兩,惟瓊州府增十兩,每名三十兩?!杯傊輰儆诮裉旌D鲜。顬槠h(yuǎn),因此給予的資助也最高。
           清代,不僅會試有公車費,對于參加鄉(xiāng)試(考舉人)的秀才也有支助。一般是由本州縣給路費三兩。雖然由縣州到省府,遠(yuǎn)比縣州到京師要方便,但這些錢也遠(yuǎn)遠(yuǎn)不夠秀才們參加考試,因此,地方上的鄉(xiāng)紳、家族也會給予一些資助。比如江浙地區(qū),學(xué)風(fēng)醇厚,也非常鼓勵教育,對于參加科舉的讀書人給予獎勵。不僅有路費上的資助,考中之后還有獎勵,考中不同的身份,享受不同的獎勵。同治八年(1869年)江蘇毗陵《費氏重修宗譜》就規(guī)定:進院給卷資銀一兩,鄉(xiāng)試給卷資銀四兩,會試給盤纏銀十兩;入學(xué)給花紅銀五兩,出貢給賀銀五兩;鄉(xiāng)試中試給賀銀十兩,會試中試給賀銀二十兩,入翰林給賀銀五十兩,鼎甲給賀銀一百兩。
           此外,各大書院、社學(xué)、私塾等也會對參加科舉的士人進行援助。省城有省轄州縣會館,京師有各省的會館,士子參加鄉(xiāng)試、會試,可以免費住進所屬州縣、省的會館;如果趕考的士子是某個書院的學(xué)生,書院對于他也會有資金支持。士子領(lǐng)到了車船旅差費,雇車乘船就自行解決了,但是如果在途中,車壞船故障,或者找不到車船,他也可以向當(dāng)?shù)乜h衙請求幫助,所在縣衙的官員都會殷勤接待。
           歷朝歷代,因為多種救助政策,解決了不少貧寒讀書人的顧慮,使得貧寒之家也涌現(xiàn)出不少人才。比如,宋代的呂蒙正、范仲淹都是極貧家庭出來的考生,他們最終都考中了進士,還做了大官。
           “神童”張居正的趕考生涯
           清代繪制的張居正畫像

           科舉的三級考試,錄取不同功名的士子,考試時間也不一樣??h試的時間不固定,各縣自行確定時間,通??荚嚽耙粋€月由縣署發(fā)通知??h試雖為小考,卻是科舉的入門考試。沒有考中秀才,就沒資格進行第二場的鄉(xiāng)試。沒有考中的秀才,即便到了80歲仍然是童生。
           縣考之前,先要在縣學(xué)教官處報名,必須有稟生作保,如果沒有稟生作保人,那就不能參加考試。報名之后,教官再派一位稟生作副保,沒有副保也不能參加考試。
           當(dāng)然,如果未中秀才,還有一種變通的方法可以參加鄉(xiāng)試,即入國子監(jiān)(國立大學(xué)),成為監(jiān)生(監(jiān)生又有舉監(jiān)、貢監(jiān)、蔭監(jiān)、例監(jiān)等多種)。
           明代中興名臣張居正,嘉靖十五年(1536年),他12歲。這一年,他在湖北荊州府參加縣試,并考中秀才。年僅12歲便一舉而中秀才,這在荊州府引起轟動,張居正名聲大振,人稱“江陵才子”的湖廣學(xué)政田瑣還專門對張居正進行了面試,讓他寫一篇題為“南郡奇童賦”的文章。
          《明史·張居正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張居正原名張白圭,考前荊州知府李士翱做了個夢,夢見老天給他一個玉印,吩咐他轉(zhuǎn)交給一個孩子。考試當(dāng)天荊州府點名時,第一個恰恰是12歲的孩子張白圭,與知府夢中所見相同。于是,李士翱將張白圭的名字改成張居正,期望他能像夢境里一樣,成為國之棟梁。
           嘉靖十六年(1537年),13歲的張居正從荊州去武昌參加鄉(xiāng)試。
           鄉(xiāng)試一般三年舉行一次,而且和會試相隔一年,形成的格局是:鄉(xiāng)試在子、卯、午、酉年(1537年正是丁酉年),會試則在丑、辰、未、戌年。鄉(xiāng)試的時間一般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天進行。
           張居正已是聲名在外,這一次很可能高中舉人的,不料卻被當(dāng)時的湖廣巡撫顧璘攔了一把。顧璘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少負(fù)才名,其才華與當(dāng)朝的文壇代表何景明、李夢陽不相上下,他也被稱為“金陵四大家”。
           顧璘認(rèn)為一個13歲的孩子中舉會導(dǎo)致自滿,打消他的上進心,對張居正的未來發(fā)展不利。因此,他主張給張居正一點挫折,使他更能奮發(fā)。顧璘便對監(jiān)試的御史說:“張居正是一個天才,早些考中舉人,原沒有什么不可,不過最好還讓他遲幾年,等到才具老練了,將來的發(fā)展更不可限量。”
           鄉(xiāng)試結(jié)束后,湖廣按察僉事陳束對張居正非常欣賞,極力主張錄取,但是監(jiān)試的御史想起顧璘的吩咐,又竭力拒絕。最終張居正在這屆鄉(xiāng)試中落榜。
           三年后,16歲的張居正再次參加了鄉(xiāng)試,順利考中了舉人。恰巧這年顧璘在安陸(今湖北安陸市)督查,張居正特意前去拜見顧璘,顧璘告誡張居正要做伊尹、顏回(伊尹是初年著名的丞相,顏回是孔子七十二位學(xué)生中最杰出的一位)那樣有遠(yuǎn)大抱負(fù)的棟梁之才,而不是只做一位少年成名的秀才。說完,顧璘還將束帶贈給了張居正。
           后來張居正在《與南掌院趙麟陽》書牘中說曾提到這件事:“仆昔年十三,大司寇東橋寇公(按——顧璘,號東橋居士),時為敝省巡撫,一見即許以國士,呼為小友。每與藩臬諸君言:‘此子將相才也。’又解束帶以相贈。”
           張居正對顧璘也非常感激,張居正曾這樣說:“自以童幼,豈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恩以死報,中心藏之,未嘗敢忘。”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歲的張居正參加會試。會試考三場,明代在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天(清代在三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天)。會試發(fā)榜后十天,舉行殿試。明代在三月十五,清代則在四月二十一。殿試由皇帝主持,陪考人員都是朝廷重臣。
           張居正的會試成績并不理想,成績排在第一百六十名,殿試后取為二甲第九十名進士。不過,幸運的是,在隨后的庶吉士考選中,張居正通過考選,進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當(dāng)時,翰林院沒有實質(zhì)性行政事務(wù),但地位卻很高。自明朝中期起,“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在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后,隆慶元年(1567 年),張居正以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值內(nèi)閣,由此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張居正最終兌現(xiàn)了顧璘對他的期許,在吏治、邊防、財政等方面采取改革措施,救明王朝于危亡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從宋代開始,會試后,要經(jīng)過殿試才能真正取得進士身份。這與宋代的科考案有關(guān)。宋代初年,發(fā)生過科舉舞弊案,有才學(xué)的舉人未被錄取,水平低下的舉人卻被錄取為進士,一位叫徐士廉的落榜舉人,擊登聞鼓,引起宋太祖趙匡胤重視,宋太祖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主考官李昉舞弊,宋太祖又在宮殿內(nèi)親自復(fù)試195名考生,原先錄取的38名進士只有26人合格。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能起到復(fù)查的作用,此后殿試作為科舉的重要一環(huán)被正式確定下來。(黃強)
  • 上一篇: 211大學(xué)基本概述
  • 下一篇:考生必讀:委培生的含義及就業(yè)方向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網(wǎng)易
  • 百度
  • 大眾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