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帝王將相 > 正文
學習園地
  • 洪秀全、拜上帝會與太平天國運動簡史
  • 時間:2019-09-25 15:34:15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3923次
  •        中國歷史的發(fā)展往往有許多必然的趨勢與規(guī)律,也充滿了太多的偶然性因素。道光年間,鴉片戰(zhàn)爭炮火消弭不久,一場席卷江南的風潮正在醞釀之中。

           科舉場上不順己意的廣東考生洪秀全,心生怨恨,進而厭惡孔孟之書。兩次童生試落榜后,洪秀全大病了一場,臥床40余天,一度危及生命。1839年病愈后,洪秀全走街串巷,史稱“以演卜游粵、湘間”,足跡遍布順德、南海、番禺、增城、從化、清遠、英德、函江、陽山、連山等地,開始宣傳要搗毀儒家道教的肖像。

                       

           洪秀全在科舉失落期間,不經意間閱讀到本土傳教士梁發(fā)根據(jù)《圣經》編撰的《勸世良言》小冊子,一知半解,并自此結識了一些傳教士,萌生出武裝反清的思想。1843年洪秀全第三次落榜,加劇了怨恨清廷的心理,也聯(lián)合同道中人開始付諸行動。
           洪秀全接觸到基督教的理論之后,將自己理解的教義和夢中的幻覺聯(lián)系在一起,雜糅處理加以改造,融入不少適合民間傳播的思想,從此他以上帝次子自居,表示自己是奉耶和華的旨意下凡斬妖除魔,先后撰寫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來警醒世人,作為教會宗旨。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廣西桂平已有2000多名拜上帝會眾。為了統(tǒng)一思想,洪秀全逐步建立了入會、受洗、禮贊等各類儀式,天父、天兄、天王、圣神風構成四個信仰層級。至太平軍建立之前,洪秀全初步完成了理論制度和動員實踐的大致建構。在此期間,洪秀全還曾拜訪過美國傳教士羅孝全,學習基督教儀式和理論。

                                         

                                                                               清史稿
           自此,洪秀全秉持古來事業(yè)由人做的意志,粗疏地吸取了西洋基督教的內容,加以改造并合東西民間宗教為一體,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最先由馮云山在紫荊山區(qū)發(fā)展了較多會眾,以煤炭工、租戶和小手工業(yè)者為主,也籠絡了不少兩廣豪族和鄉(xiāng)村地主。

           1850年(道光三十年),洪秀全建立了金田團營。永安建制之后,洪秀全、馮云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五人成為拜上帝會和太平軍的核心領導層??梢哉f,洪秀全發(fā)起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兵鋒所向披靡、風起云涌,馳騁南部中國十四年,以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為口號,改正朔、易服色乃至定制度、開科舉,可以算作一代梟雄了。

                       

                                                                                       太平軍

                                                        

                                                                                勸世良言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不久之后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正式建立。1914年,民國政府設立了清史館,開始官修清史,采用本紀、列傳、志、表的古史模式,由趙爾巽、柯劭忞等人負責。1927年,《清史稿》刊印出版,但屬于一個未定本。其中,《清史稿》如此評價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運動: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號定都,立國逾十馀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爭,隱然敵國。當時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氣遂已傷矣。中國危亡,實兆于此。成則王,敗則寇,故不必以一時之是非論定焉。
           唯初起必讬言上帝,設會傳教,假天父之號,應紅羊之讖,名不正則言不順,世多疑之;而攻城略地,殺戮太過,又嚴種族之見,人心不屬。此其所以敗歟?

            “假天父之號,應紅羊之讖”這句是什么意思呢?前一句很好理解,是指代洪秀全利用拜上帝教發(fā)動起義,以耶穌的弟弟外衣,動員底層民眾反清。事實上,直到太平軍建都天京,拜上帝會基本只限在軍政人員中活動,不準普及民眾。

                                           

                                                                               太平天國玉璽

                       

                                                                                  天朝田畝制度
           那么,后一句紅羊之讖是什么意思呢?這里面大有來歷與典故。所謂紅羊劫年,是中國古代早期道教和周易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道教典籍《云笈七簽》卷二里說:天地改易,謂之大劫,因此紅羊劫意思是國家或個人遭受災難。
           天干地支和五行氣運論是紅羊劫說的基礎。一般來說,丁未年和丙午年是容易發(fā)生災禍的年份,丁、丙、午屬火,未屬羊,故稱紅羊。每六十年出現(xiàn)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被后世稱為紅羊劫。唐人殷堯藩《李節(jié)度平虜詩》云: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太平軍就頗有附會。

           南宋士人柴望的《丙丁龜鑒》寫道:每逢丙午、丁未之年,社稷必有禍患。事實上,戰(zhàn)國至五代之間的變亂與天災,發(fā)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21次之多。唐殷堯藩《李節(jié)度平虜詩》“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清人丘逢甲在《題仲遲月中課讀圖》詩中云:一年幾度見明月,況值紅羊換劫年。萬里河山方破碎,一家兒女共團圓。清末丁未年政潮,也被附會為紅羊之說。其實,以上這些都說明了紅羊年乃是劫數(shù)。

                      

                                                                              西方人描繪的太平天國
          地獄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太平天國起義的年份,并不發(fā)生在丙午或丁未年,之所以被附會為紅羊劫,乃是由于洪秀全等人在丙午年、丁未年已經暗中組織拜上帝會。而且,太平軍領袖洪秀全與楊秀清合稱洪楊,也被民間人士附會為紅羊劫。在清代的知識體系里,紅羊說是術數(shù)重要的組成部分,如開眼看世界的龔自珍在《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詞中也寫道:無奈蒼狗看云,紅羊數(shù)劫,惘惘休提起。

           名不正則言不順,起義總要有一套說辭,讖緯就應運而生。不僅如此,讖緯是中國古代預示吉兇的一門神學,也是一種具有政治色彩的預言學。一般來說,讖緯服務于改朝換代,假托圣人或祥瑞之事,神化皇權和強勢家族,具有一套完整的宗教神學體系,是儒家經學神學化的典型。《清史稿》中評價洪秀全發(fā)動太平天國起義乃應紅羊之讖,其實暗含的意思還包括了著名的丁酉異夢。

                      

                                                                                太平天國后期形勢圖
           丁酉異夢是洪秀全神化自己的回憶和拜上帝會的理論建構。話說,洪秀全病重期間,進入幻覺和夢境,自稱在虛空中看見一龍一虎一雞縱橫飛舞,他悠然地乘坐華麗的大轎進入光明境界,也就是美好的天國。此時,無數(shù)善男信女迎接這個上帝的次子。
           洪秀全跟一老婦人行走河邊,剖開身體洗凈五臟六腑之后,遇見一個金發(fā)皂袍的老人,大罵孔子,手持寶劍和禁果,洪秀全自此神力非凡,乃至建立太平天國。實際上,洪秀全對外宣稱發(fā)夢,與中國古代的讖緯手段別無二致。洪秀全曾經寫詩一首,名為《吟劍》: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歸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

                                                     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統(tǒng)樂如何!

           紅羊劫、洪楊劫乃至中國古代的讖緯附會,可以說是農民起義最通行的模式,帶有迷信的色彩。不過,洪秀全采取的拜上帝會+傳統(tǒng)民間宗教的方式,已經說明了中國社會結構逐步從古典走向近代、從封閉走向東西交通。在當時的歐美傳教士看來,洪秀全的拜上帝會除了信仰上帝之外,其他都不是基督化的??偠灾?,太平天國是一個時代的風雨變遷,也是幾千萬生靈的劫難。功罪到底如何,或許后世仍將有評論。但似乎也免不了一番曲折。
  • 上一篇:元朝忽必烈是最后一任蒙古大汗?
  • 下一篇:三國人物——太師董卓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