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收藏知識 > 古籍善本 > 正文
收藏知識
  • 18部失傳古籍沉睡地下,出世便轟動全國
  • 時間:2019-10-22 16:39:14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3387次
  •        要說戰(zhàn)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世人肯定以為是秦國,其實秦國是后面才強大起來的,在此之前最強大的可以說是楚國。楚國的范圍大概是今天的湖南,湖北以及安徽四川部分地區(qū)。盡管楚國被秦國滅,但其文化沒有中斷,而是成為了中國漢文化的構(gòu)成部分。在如今的考古挖掘中,楚國一帶尤其是湖北的戰(zhàn)國到漢代時期的古墓非常的豐富,出土的文物也非常的珍貴。一般來說,楚地一帶的古墓會出土4種珍貴文物,第一便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代表,也就是青銅文物;以及珍貴的玉器以及楚地特有的木漆文物,除此之外,最容易被世人忽略的便是“竹”。

           這里有一個歷史常識,那就是在古代尤其是先秦、秦漢時期,古人用于書寫的材料不是紙張,因為當(dāng)時還沒有適合書寫的紙張,而是用竹片。古人將竹子砍下后,做成一片片的,晾干后就可以當(dāng)做書寫材料。在我國的考古挖掘中,出土最珍貴的竹之一的便是“睡虎地秦墓竹”。這一批竹共1155枚,內(nèi)容是18部古籍,古籍記載的內(nèi)容或許給千古一帝秦始皇洗白了。

           睡虎地秦墓竹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意外,也可以說是預(yù)料之中。竹出土的地方是在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村,當(dāng)時這座古墓不是被考古發(fā)現(xiàn)的,而是一直以來都存在,只不過古墓沒有受到任何破壞而禁止考古挖掘。但在1975年12月的一天,當(dāng)?shù)氐拇迕癜l(fā)現(xiàn)這座古墓所在的山包上居然有一個大洞,而且墓碑已經(jīng)被丟在一邊,村民意識到古墓已經(jīng)被盜。上報后,有關(guān)的考古部門對古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

           幸運的是,古墓的盜洞只有5米,沒有對墓中的文物構(gòu)成威脅;經(jīng)過長時間的挖掘后,出土了大批的珍貴文物,包括楚地特有的文物。但最珍貴的還是這1155枚秦代竹,文物一出土就引起了全國的轟動。經(jīng)過解讀,發(fā)現(xiàn)這一批竹的內(nèi)容是18部被埋地下兩千年的古籍;分別是《秦律十八種》《秦律雜抄》《法律答問》《編年記》《為吏之道》等。

           還有學(xué)者表示“冤枉嬴政了”。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這是秦代的古墓,出土的竹自然也是秦代時期的古籍,記載的內(nèi)容也肯定是秦代時期的。在歷史記載中,秦朝是一個“法治的天下”,但歷史上沒有人認可,認為秦朝的法根本沒用,因為秦始皇嬴政是一個暴君,所謂的法不過是嬴政自己的“王法”,只對自己以及秦朝貴族有效,對底層人士根本沒有一點點用處。

           事實上世人冤枉了秦始皇嬴政兩千多年,因為睡虎地秦墓出土的18部古籍中,絕大部分都是記載秦朝的法律,學(xué)者解讀后發(fā)現(xiàn)這竹記錄了刑事、經(jīng)濟、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條文,這些法律條文人人都必須遵守,不管是高官還是草民,在大秦律法面前都是一樣的,類似于今天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上一篇: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易》和甲骨文佐證,黃帝并非虛構(gòu) 瓷器鑒定真知堂
  • 下一篇:從《蘭亭集序》到魯迅手稿,72種紹興傳世珍本勾勒越地文脈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