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收藏知識(shí) > 金銀珠寶 > 正文
收藏知識(shí)
  • 漢代琉璃工藝:法華彩
  • 時(shí)間:2019-11-06 09:26:04        編輯:xinzheng_b        點(diǎn)擊量:2555次
  •        法華彩——亦稱法花釉或法花器,主要產(chǎn)地在山西晉南地區(qū),以及陜西、河南部分地區(qū)。它的燒制工藝源自漢代的琉璃工藝,以牙硝作熔劑,屬低溫色釉。其中山西晉南地區(qū)生產(chǎn)的琺華器最負(fù)盛名,器型多以較小型的花瓶、香爐多見。

               

               

            “法華彩”有陶胎和瓷胎之分,陶胎大多燒制于北方窯口,瓷胎多屬南方窯口?!辟Y深古瓷鑒藏家何滿光解釋,釉色常見的有綠,藍(lán),黃三色,也少見白色,紫色。

                

           對于琺華彩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中晚期而盛于明。到了明代法花彩的用途較為廣泛,到了清雍正以后便漸漸停造。其主要特點(diǎn)是,表面采用堆貼技術(shù),紋飾圖案富有立體雕塑感,玲瓏華麗。

                

                

           琺華一詞原始于方言俚語,意為粉花、粉畫。由于晉東南人法粉不分,外埠人誤粉為琺,明景泰年間官家琺瑯罕跡于民,色彩鮮麗斑斕,琺華彩亦雍容華貴,同有“琺”字,琺華器的色澤釉彩及其刻繪藝術(shù)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美麗的意外倒也給琺華陶瓷增添了些許神秘的傳奇色彩。

                 

                

           琺華瓷始出元代中后期,屬硬陶,燒結(jié)僅高出陶器100度左右,與唐三彩相類,而山西琺華器為低溫釉陶瓷?,m華陶瓷由琉璃演變而來,而琉璃多為綠黃色,色彩單一,而琺華彩比較豐富,綠、黃、白、藍(lán)、紫、黑等,特別是茄皮紫、葡萄紫、色澤透明鮮亮歷久而彌新。

               

           當(dāng)時(shí),有晉地琉璃遍天下一說,無論皇宮廟宇,商宅權(quán)府,山西琉璃無處不在。山西大同明洪武十三年筑造的九龍壁,便是琉璃與琺華陶瓷完美的結(jié)合體。

               

                 

           琺華最大的特點(diǎn)是隔釉見胎,開芝麻紋片,琉璃則開大甲紋片。紋片的開法均為片四周起翹,如膠泥地日曬后的龜翹狀,且反鉛,隱現(xiàn)蛤蜊光?,m華器與琉璃器的最大區(qū)別是在釉中添加了草木灰,也稱牙屑釉,在色釉上比琉璃器更純正豐富,刻畫細(xì)膩。

               

               

                

               

           明中期以后琺華器從建筑構(gòu)件走向庭堂,其精美不言而喻。其中盤、碗、碟、香爐、文房用品,人物造像、瓶罐、缸、吉祥神像、神獸,最為多見。

               

               

               

               

           琺華器藍(lán)釉分兩種:一為孔雀藍(lán),一為孔雀綠,藍(lán)釉色彩正品應(yīng)為天藍(lán) 毛藍(lán),綠釉為軍綠 墨綠,統(tǒng)稱為孔雀藍(lán)。黃色正色為嬌黃,有葡萄紫,茄皮紫,所有琺華器均為有紫為貴。由于琺華釉隔釉見胎,從元晚便出現(xiàn)了琺華釉下墨彩,但墨彩處剝釉嚴(yán)重,墨彩大多繪花鳥人物。

               

               

                              

                

           琺華紋飾有很多,可大致分為:立粉多彩纓絡(luò)紋,山水、人物亭榭樓閣紋,動(dòng)物植物花卉紋。明中期開始出現(xiàn)印紋、劃刻紋,同時(shí)出現(xiàn)模制脫胎器,如:獅、貅、香爐人物等。

                 

                 
  • 上一篇:它如何被鑒定為“中華第一龍”
  • 下一篇:青銅器各類器具和名稱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網(wǎng)易
  • 百度
  • 大眾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