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收藏知識 > 書畫名家 > 正文
收藏知識
  • 元朝畫家王蒙
  • 時(shí)間:2020-08-18 17:37:40        編輯:xinzheng_b        點(diǎn)擊量:2760次
  •        王蒙,元代畫家。字叔明,號黃鶴山樵。趙孟外孫。湖州人,山水畫受趙孟影響,師法董源、巨然,集諸家之長自創(chuàng)風(fēng)格。作品以繁密見勝,重巒疊嶂,長松茂樹,氣勢充沛,變化多端;喜用解索、牛毛皴,干濕互用,寄秀潤清新于厚重渾穆之中;苔點(diǎn)多焦墨渴筆,順勢而下。兼攻人物、墨竹,并擅行楷。與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青卞隱居圖》《夏日高隱圖》《丹山瀛海圖》等。

           王蒙能詩文,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得外祖趙孟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fù)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diǎn),表現(xiàn)林巒郁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于黃公望,后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合稱為“元四家”。對明清及近代山水畫影響甚大。

           王蒙創(chuàng)造的“水暈?zāi)隆?,豐富了民族繪畫的表現(xiàn)技法。他的獨(dú)特風(fēng)格,表現(xiàn)在“元?dú)獍蹴纭薄⒂霉P熟練、“縱橫離奇,莫辨端倪”?!懂嬍防L要》中說:“王蒙山水師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惲南田更說他“遠(yuǎn)宗摩詰(王維)”。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兩種,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筆,以用筆撳變和“繁”著稱;另一是用“淡墨鉤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余地,再加以破點(diǎn),望之郁然深秀”。

           “元四家”中,倪瓚與王蒙的審美趣味形成了強(qiáng)烈的對比,二者一簡一繁,這種繁與簡只是一種表象的差異,其本質(zhì)是異途同歸。正如清代錢杜所云:“云林似簡而繁、山樵似繁而簡?!?

           清代唐岱在《繪事發(fā)微》中寫道:“王叔明喜用長皺,染山巒準(zhǔn)頭。用筆多彎曲似解索?!苯馑黢迨怯膳轳遄兓鴣恚蚬P法線條似解開的繩索而得名,呈上緊下松或是上松下緊之狀,此法在該圖中上部的山石中有充分的展現(xiàn)。清代王概說他是“用古篆隸法雜入皴中,如金鈷鏤石,鶴嘴畫沙。故尖而不稚,勁而不板,圓而不成毛團(tuán),方而不露圭角”。

          王蒙在構(gòu)圖上多取法于五代及北宋諸家,用縱式大立軸,在狹長的畫幅中,以高遠(yuǎn)法構(gòu)圖,山腳峰頂,自下而上,呈“之”字形取勢布景,氣勢撼人。山腳怪石突兀,溪流潺潺,一組組樹木密密層層布滿畫面下方三分之一的空間,前后重疊,氣脈相互貫通。山上有座瀑布,兩旁各夾著形貌怪異的山頭,有虛有實(shí),忽凹忽凸,交匯出現(xiàn)在觀者面前,頃刻間使畫面產(chǎn)生動感,猶如一條游龍飛騰而上。因此,這種畫面構(gòu)成也叫“龍脈式”。畫作右下角,有位白衣男子策杖而行,但是樹林上方則出現(xiàn)了陡峭的山巒,阻斷了去路,使山林的曲折幽深之氣更加形象。

           如果打開五代畫家董源的《瀟湘圖》就不難發(fā)現(xiàn),王蒙的解索皴發(fā)端于董源的披麻皴,干濕、濃淡、虛實(shí)、皴染均一脈相承。由此,我們可以推斷王蒙在前輩畫家的基礎(chǔ)上,豐富了他們常用的披麻皴法,恰當(dāng)?shù)乇磉_(dá)了自己對自然物理的審美感受,形成了富有個人面貌的新皴法。
  • 上一篇:張伯駒用十五畝宅子換稀世珍品——《游春圖》
  • 下一篇:李成千古名作《寒鴉圖》 一波高手題跋字字風(fēng)流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網(wǎng)易
  • 百度
  • 大眾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