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收藏知識 > 書畫名家 > 正文
收藏知識
  • 不守墨矩的揚州八怪
  • 時間:2019-07-10 09:16:25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2655次
  •        揚州八怪:鄭燮、高翔、金農(nóng)、李方膺、黃慎、李鱓、汪士慎、羅騁
           藝術(shù)主張:不守墨矩,離經(jīng)叛道

           揚州八怪紀(jì)念館雕塑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于揚州地區(qū)一批風(fēng)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或稱揚州畫派。

            “揚州八怪”之說,由來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說互有出入。

            據(jù)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nóng)、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
    此外,各書列名“八怪”的,尚有高鳳翰、華嵒、閔貞、邊壽民等,說法很不統(tǒng)一,今人取“八”之?dāng)?shù),多從李玉棻說。

            鄭板橋書法欣賞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應(yīng)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

           《梅、蘭、竹、菊》 鄭燮

           作官前后,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蘭竹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

           《竹石圖》 鄭燮

           取法于徐渭、石濤、八大諸人,而自成家法,體貌疏朗,風(fēng)格勁峭。工書法,用漢八分雜入楷行草,自稱六分半書。并將書法用筆融于繪畫之中。

           《焦山竹》 鄭燮

           主張繼承傳統(tǒng)十分學(xué)七要拋三,不泥古法, 重視藝術(shù)的獨創(chuàng)性和風(fēng)格的多樣化,所謂未畫之先,不立一格,既畫之后,不留一格,對今天仍有借鑒意義。

           《雙松圖》 鄭燮

           詩文真摯風(fēng)趣,為人民大眾所喜誦。亦能治印。有《鄭板橋全集》、《板橋先生印冊》等。代表作《竹石圖》。

           高翔書法欣賞

           高翔(1688--1753),字鳳崗,號西唐,又號樨堂,江蘇揚州人,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終身布衣。善畫山水花卉。

           《山水冊》 高翔

           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濤,所畫園林小景,多從寫生中來,秀雅蒼潤,自成格局。畫梅皆疏枝瘦朵,全以韻勝。

           《雪后尋梅圖》 高翔

           亦善于寫真,金農(nóng)、汪士慎詩集開首印的小像,即系高翔手筆,線描簡練,神態(tài)逼真。精刻印,學(xué)程邃。亦善詩,有《西唐詩鈔》。

           金農(nóng)書法欣賞

           金農(nóng)(1687—1764),字壽門,號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揚州。平生未做官,曾被薦舉博學(xué)鴻詞科,入京未試而返。

          《梧桐》 金農(nóng)

           他博學(xué)多才,五十歲后始作畫,終生貧困。他長于花鳥、山水、人物,尤擅墨梅。

          《人物鞍馬圖》 金農(nóng)

           他的畫造型奇古、拙樸,布局考究,構(gòu)思別出新意,作品有《墨梅圖》、《月花圖》等。

          《梅花圖》 金農(nóng)

           他獨創(chuàng)一種隸書體,自謂“漆書”,另有意趣,又謂金農(nóng)體或冬心體,筆畫橫粗豎細,撇飄逸而捺厚重,字體多呈長方形,頭重腳輕,甚為好看。

          《故園圖》 李鱓

           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fù)堂,又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 。五十年中舉,五十三年以繪畫召為內(nèi)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統(tǒng)派畫風(fēng)束縛而被排擠出來。乾隆三年以檢選出任山東滕縣知縣,以忤大吏罷歸。

           《墨竹圖》 李鱓

           在兩革科名一貶官之后,至揚州賣畫為生。與鄭燮關(guān)系最為密切,故鄭有賣畫揚州,與李同老之說。

           《忠孝圖》 李鱓

           他早年曾從同鄉(xiāng)魏凌蒼學(xué)畫山水,繼承黃公望一路,供奉內(nèi)廷時曾隨蔣廷學(xué)畫,畫法工致 ;后又向指頭畫大師高其佩求教,進而崇尚寫意。

           《松石圖》 李鱓

           在揚州又從石濤筆法中得到啟發(fā),遂以破筆潑墨作畫,風(fēng)格為之大變,形成自己任意揮灑,水墨融成奇趣的獨特風(fēng)格,喜于畫上作長文題跋,字跡參差錯落,使畫面十分豐富,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的影響。

           《春夜宴桃李園圖》 黃慎

           黃慎(1687-1770后),字恭懋,躬懋,一字恭壽,菊壯,號癭瓢,東海布衣等,福建寧化人。擅長人物寫意,間作花鳥、山水,筆姿荒率,設(shè)色大膽。

           《果老仙姑圖》 黃慎

           為“揚州八怪”中全才畫家之一。

           《攜琴訪友圖》 黃慎

           人物畫最具特色,有《絲綸圖》、《群乞圖》、《漁父圖》等。他的詩被同鄉(xiāng)人雷宏收集起來,編為《蛟湖詩抄》。

           《荷花》 李方膺

           李方膺(1695~1755),中國清代詩畫家,字虬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蘇南通)人。
    寓居金陵借園,自號借園主人。為“揚州八怪”之一。

           《幽谷蘭芬》 李方膺

          出身官宦之家,曾任樂安縣令、蘭山縣令、潛山縣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職,為官時"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誣告被罷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常往來揚州賣畫。

           《竹石圖》 李方膺 《瀟湘風(fēng)竹圖》 李方膺

           與李鱓、金農(nóng)、鄭燮等往來,工詩文書畫,擅梅、蘭、竹、菊、松、魚等,注重師法傳統(tǒng)和師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畫筆法蒼勁老厚,剪裁簡潔,不拘形似,活潑生動。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有《風(fēng)竹圖》、《游魚圖》、《墨梅圖》等傳世。著《梅花樓詩鈔》。

           汪士慎書法欣賞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號巢林,別號溪東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縣,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工花卉,隨意點筆,清妙多姿。尤擅畫梅,常到揚州城外梅花嶺賞梅、寫梅。所作梅花,以密蕊繁 枝見稱,清淡秀雅。

           《墨梅圖》 汪士慎

           金農(nóng)說:畫梅之妙,在廣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畫繁枝,高西唐畫疏枝。《畫梅題記》但從他存世畫梅作品看,并非全是繁枝,也常畫疏枝。

           汪士慎繪畫欣賞

           不論繁簡,都有空裹疏香,風(fēng)雪山林之趣。五十四歲時左眼病盲,仍能畫梅,工妙騰于示瞽時,刻印曰:左盲生、尚留一目著梅花。

           汪士慎繪畫欣賞

           六十七歲時雙目俱瞽,但仍能揮寫狂草大字,署款心觀,所謂盲于目,不盲于心。善詩,著有《巢林詩集》。

           羅騁梅花繪畫欣賞

           羅聘(1733-1799),字遁夫,號兩峰,又號衣云、別號花之寺僧、金牛山人、 洲漁父、師蓮老人。清代著名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縣,后寓居揚州,曾住在彩衣街彌陀巷內(nèi),自稱住處謂“朱草詩林”。為金農(nóng)入室弟子,未做官,好游歷。畫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蘭、竹等,無所不工。

           《行旅圖》 羅騁

           筆調(diào)奇創(chuàng),超逸不群,別具一格。他又善畫《鬼趣圖》,描寫形形色色的丑惡鬼態(tài),無不極盡其妙,藉以諷刺當(dāng)時社會的丑態(tài)。兼能詩,著有《香葉草堂集》。亦善刻印,著有《廣印人傳》。金農(nóng)死後,他搜羅遺稿,出資刻版,使金農(nóng)的著作得以傳于後世。

           《丁敬像》 羅騁

           其妻方婉儀,字白蓮,亦擅畫梅蘭竹石,并工于詩。子允紹、允纘,均善畫梅,人稱“羅家梅派”。其代表作有:《物外風(fēng)標(biāo)圖》(冊頁)、《兩峰蓑笠圖》、《丹桂秋高圖》、《成陰障日圖》、《 谷清吟圖》、《畫竹有聲圖》等。
  • 上一篇:倪瓚:中國畫壇第一怪咖,元四家之一
  • 下一篇:元代張雨《論書帖》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