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收藏知識 > 琴棋書畫 > 正文
收藏知識
  • 清·徐揚《端陽故事圖》冊
  • 時間:2022-06-08 15:54:04        編輯:宗皓        點擊量:1968次
  •       清·徐揚《端陽故事圖》冊,清乾隆時期的作品,徐揚繪,絹本設色,共八開,每開縱20.7厘米,橫18.2厘米。
          徐揚,清代畫家。字云亭。家住蘇州閶門里的專諸巷。乾隆下江南的時候,他給皇帝獻畫,被招入內廷,做了宮廷畫家。為了緩和民 族矛盾,乾隆皇帝經常命畫匠畫一些漢 人民俗畫,以撫民心。這套端陽故事冊,畫的就是當時端午節(jié)的一些習俗。

         我們現在過端午,大都是賽龍舟、吃粽子,而古代端午節(jié)的活動則豐富得多。徐揚的故事冊里畫了射粉團、賜梟羹、采草藥、養(yǎng)鴝鵒(qúyǔ)、懸艾人、系采絲、裹角黍、觀競渡這幾種習俗,每幅畫角都有小字,對畫面進行了詳細注解。

         射粉團
         題跋:唐宮中造粉團角黍饤(dìng)盤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粉團大概是現在的糯米團子,角黍就是粽子。幾個女子正挽弓射箭。

         賜梟羹
         題跋:漢令郡國貢梟為羹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
         梟就是現在的貓頭鷹,古人認為它是一種惡鳥,長大之后會將母親吃掉,所以又叫它們不孝鳥。

         圖中一個公公端著一盅羹,賜給一個官員。

         采草藥
         題跋:五日午時,蓄采眾藥治病,最效驗。

         傳說午時陽氣最盛,這時所采的藥藥力最強。

         養(yǎng)鴝鵒
         題跋:取鴝鵒兒毛羽新成者,去舌尖養(yǎng)之,皆善語。

         鴝鵒就是八哥。

         懸艾人
         題跋:荊楚風俗,以艾為人,懸門戶上,以禳(ráng)毒氣。

         懸艾人就是在門上掛艾蒿,這個習俗現在在南方地區(qū)還比較盛行。

         系采絲
         題跋:以五色絲系臂,謂之長命縷。

         古代的五色,是與陰陽五行對應的。指黃、青、白、赤、黑這幾種顏色,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

         裹角黍
         題跋:以菰葉裹粘米為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以贊時也。

         中國獨有一種有關陰陽的思想,所謂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意思是冬至時陰氣盛到極點,陽氣開始萌生滋長,夏至時陽氣盛到極點,陰氣開始萌生滋長。陰陽包裹指陰陽二氣膠著混 沌的狀態(tài)。在唐代以前,粽子并不是紀念屈原的。

         觀競渡
         題跋:聚眾臨流,稱為龍舟盛會。端陽故事八幀,臣徐揚敬寫。
         古代除了徐揚說的這些習俗,端午還有染指甲、飲菖蒲酒、掛鐘馗像、給小寶寶穿五毒衣、用雄黃酒在小孩額頭寫王字等習俗。
         本畫冊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 上一篇:八大山人《桃花源記》
  • 下一篇:宋 佚名《梅竹雙鵲圖》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