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字與可)以畫竹名世,又是文人墨竹的先行者,他與蘇軾所提倡“寓意于物”的文人寫意精神。
文同畫墨竹“寓其神情于物象之中”。
蘇軾說“無常形而有常理”(《凈因院文與可畫墨竹枯木記》)。兩人藝術(shù)思想、主張影響了后世。
元代,文人畫的墨竹在繪畫門類中地位顯著。
《梅竹松三友圖》倪瓚跋里提到的“高尚書”是高克恭。
高克恭的另一位摯友趙孟,亦善墨竹。他生活在南方竹鄉(xiāng)湖州,而湖州亦是文同終官之處,湖州有廣袤的竹林,是理想的息心居所。
正如他《自寫小像》所繪,棲身竹林,體竹至親,仿佛游心于天地自然之間。
他崇尚自然樸素,認(rèn)為書畫“貴有古意”。古意,非古之形貌,而是古之氣象,去妍而存質(zhì),更與達(dá)人賢士的襟懷、品格有關(guān)。
他以“九疊之法”和“金錯(cuò)刀法”寫竹,在以書入畫上作了大膽的探索。
并在《秀石疏林圖》中作了總結(jié),“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與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huì)此,方知書畫本來同”,一語點(diǎn)出“書畫同源”的要旨。
對于“寫竹還需八法通”,趙孟頫在題《柯敬仲墨竹圖》時(shí),作了更為詳細(xì)的詮釋:“寫竹竿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葉法,木石用折釵股、屋漏痕之遺意?!彼鶄鬟_(dá)的繪畫理念,對元代文人繪畫風(fēng)尚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