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知馬力,在人生的長跑中,路遙跑的并不輕松。一本《平凡的世界》讓路遙的原本平凡的人生變得不再平凡,讓世人得以知曉,使路遙的名字永遠閃爍在中國文學史冊上,供無數(shù)的人瞻仰學習。一個作家最大的榮譽和嘉獎莫過于在他死后,其作品仍然流傳在世,經(jīng)久不衰,被世人銘記。
人生開始便是磨難
1949年12月1日,路遙出生在王家堡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中,貧窮是這個時代的主題,而這個主題在路遙家又愈加的凸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更何況是那個年代的窮困家庭,于是路遙不得不在在四五歲時便幫家里家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里孩子多,照看弟弟妹妹變成了路遙每天的日常任務(wù),除此之外,像什么:挖草砍柴,打水拾糧都是路遙常做的事,孩子時期的窮苦經(jīng)歷也是路遙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寶貴經(jīng)驗了。
可孩子畢竟是個孩子,再重的勞作也改不了孩子天生的個性和孩子氣,孩子嘛,無非就是喜歡吃,喜歡玩,那時候窮,再加上家里人多,想吃飽一頓都是奢望,況且小路遙胃口又大,所以挨餓成了路遙小時候的家常便飯。在外割草時,每每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學堂里讀書,傳出來的陣陣讀書聲都讓路遙格外的心馳神往,路遙是多么的想跟他們一樣坐在學堂里,但還是因為窮,路遙的父母根本沒有能力供路遙上學堂。
坎坷的求學之路
供不起路遙上學堂的父母不忍心看到路遙每天為了想上學堂而痛苦,于是想到了路遙那沒有孩子的大伯,大伯的家境比路遙家稍微好一點,起碼供路遙上個學堂是沒有問題的,父母永遠是最愛孩子的,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全部,將路遙過繼給大伯,是為了孩子的未來,是路遙父母能為路遙做得最后一點事了。
于是在路遙7歲那年,路遙便在大伯的撫養(yǎng)下開始了自己的跌宕的求學之路。在學校里,路遙仍然是最窮苦的那一個,只有在寒冷的冬季才能穿上單薄的鞋子,吃飯的時候也是自己在角落里一個人默默的吃著。讀完小學的路遙并不打算就此放棄,那個時候的農(nóng)村觀念就是上過學堂,認識字就可以了,但路遙有著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他還想往上爬一爬,去接受更高的知識教育,借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路遙的大伯已經(jīng)沒有能力繼續(xù)支持他去上學了,還好路遙的成績非常好,村里的書記跑了很多地方,終于將路遙的學費給湊齊了,去念高中的時候,全村的人都來送路遙,紛紛將各自家中的微薄糧食分給了路遙,就這樣,路遙帶著全村美好的祝福與希望出門了。
后來事實證明,路遙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路遙的成績非常好,就當他以為自己的生活可以就此改變時,高考取消了,路遙的心又跌入了谷底。人生苦難的磨礪使得路遙越發(fā)的堅韌,讓路遙的靈魂愈發(fā)強大。
不易的愛情殿堂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初戀,那是每個人對愛情最純粹的時候,路遙也不例外。在高中時期,路遙在學校里就小有才氣,或許正因為如此才會吸引知青女孩林虹吧,路遙那時就已經(jīng)將林虹看做是將要陪伴一生的人,將自己所有的好都給了林虹。
在高考取消后,路遙將一份寶貴的工作機會讓給了林虹,在林虹收拾好行李,在車站分別時,兩人相擁,互相承諾異地不會將兩人分開,還說著以后結(jié)婚的事情。但事與愿違,林虹在走后就再也沒有和路遙聯(lián)系過,路遙消沉了好久都不愿相信此事,不相信那時的承諾如此經(jīng)不住考驗。或許,初戀就應(yīng)該是藏在心底里的一段經(jīng)歷,是一種美好的回憶,不應(yīng)奢望好的結(jié)局。
在靠著簡單的工作和微薄的工資生活時,路遙遇見了那個改變他生活軌跡的女人,林達有著較好的家庭背景,與路遙以前的生活相比,可謂天差地別。路遙和林達很快相戀,對于路遙來說,遇見林達,是他的幸運。路遙向林達求婚了,對于路遙來說,這場婚姻來之不易,在他們結(jié)婚時,父老鄉(xiāng)親們紛紛送出祝福,都說路遙娶了個好妻子??芍^好事成雙,不久高考恢復(fù)了,路遙在林達的幫助下,考上了延安大學,在延安大學學習期間,路遙的一切費用都是由林達支付的,可以說路遙的成功離不開林達。
文學之巔
在大學期間,路遙也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也逐漸發(fā)表了一些作品,可路遙覺得還差點什么,差了一部足以讓世人記住自己的作品,差了一部讓自己滿意的作品,盡管《人生》的發(fā)表相當?shù)某晒ΑS谑?,路遙便開始創(chuàng)作《平凡的世界》,正是這個想法的萌發(fā),使路遙的名字永遠被世人銘記。一部小說,尤其是一部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是非常艱難的。于是,自1982年到1988年,在總共6年的時間里,三年準備,三年創(chuàng)作,路遙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翻閱了零零碎碎的新聞,走過了許多艱苦偏僻的地方,過著極其不規(guī)律的生活,瘋狂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也在一步一步的摧毀著路遙的身體,但就是憑借著一股精神,最終完成了《平凡的世界》?;侍觳回撚行娜?,《平凡的世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人生末路,婚姻破裂
文學的創(chuàng)作帶來的代價也是巨大的,身體的眾多毛病帶來的痛苦,但更重要的影響則是對于家庭,寫作期間,因煙草和咖啡的大量開銷,加上路遙對小時候的街坊鄰居十分的關(guān)心,對林達來說就是“愛心泛濫”,稿費很少用來補貼家用,使其多年的寫作并沒有改善家里的生活環(huán)境。
家里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林達身上,長期的獨居婚姻生活使林達的身體和心理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麻木;長時間的外出,使他忘記了家庭,家庭生活對于路遙來說,或許還沒有他在寫作上投入的精力多,家里的柴米油鹽、大大小小小的事路遙好像都不怎么關(guān)心。孩子沒怎么見過父親,妻子沒怎么好好與丈夫親近,親情和愛情都在逐漸的消散;這樣的情況逐漸的將這場婚姻帶入了絕境,林達想要離婚,想要擺脫這樣的生活,林達不止一次跟路遙談過這方面的問題,可是路遙每次都以寫作繁忙而推脫,丈夫冷漠的態(tài)度和時間每時每刻都在折磨著林達。
林達對路遙的付出可謂盡心盡力:資助他上大學、照顧家庭、為他養(yǎng)育孩子,將自己所有的青春都給了路遙,可多年的婚姻生活卻并沒有最初的那份幸福,換來的卻是丈夫的漠視與疏遠,這要是換做是其他的女人,我覺得沒有人能比林達做得更好了。最終,在路遙病重入院后,林達又先后去醫(yī)院看望了兩次,在拿到簽完名字的離婚協(xié)議書后,林達就離開了西安,也永遠離開了路遙。
路遙最終也沒能在愛情領(lǐng)域獲得如他在文學領(lǐng)域獲得的那樣的成就,在他42歲那年,帶著孤獨、壓抑、窮苦和憤懣離開了人世。
窮困的人生,平凡的經(jīng)歷,鑄就了不平凡的文學之巔。歲月的流逝在路遙身上刻畫出了無盡的磨難,留下的卻是給予人們希望的財富。作為一名丈夫和父親,路遙或許是不合格的,但作為一名作家,路遙,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