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義德(1912年5月16日-2009年9月5日),男,漢族,1912年5月12日生,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3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戰(zhàn)役系畢業(yè),大專學歷,中將軍銜。
基本簡介
杜義德,湖北武漢黃陂人。1912年5月12日生。1927年參加農民協(xié)會。1928年參加赤衛(wèi)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紅四軍第一師三團班長、排長、連長、連政治指導員,紅四軍第十師三十團營政治委員、二十九團政治委員,紅三十軍第八十九師政治委員,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政治委員,紅四方面軍總部四局局長、直屬縱隊司令員、騎兵師師長。參加了長征及西路軍作戰(zhàn)??谷諔?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學校副校長,新編第四旅副旅長,冀南軍區(qū)第二軍分區(qū)司令員、政治委員兼地委書記、冀南軍區(qū)司令員。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qū)第六縱隊政治委員,第三兵團副司令員兼第十軍軍長,帶領野戰(zhàn)軍為劉、鄧大軍南下部隊開路,掩護野戰(zhàn)軍中原局機關和劉、鄧首長前進,為野戰(zhàn)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打開了通道,受到劉、鄧首長高度贊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川南軍區(qū)司令員、第三兵團第10軍軍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兵團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沈陽軍區(qū)副政治委員兼旅大警備區(qū)政治委員,海軍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蘭州軍區(qū)司令員。
榮獲勛章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在抗美援朝中,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國旗勛章。曾任第十一屆中共中央委員。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8年7月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出版著作
著有《杜義德文集》。其簡介被收人《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和《將帥名錄》。
個人生平
早年當學徒,做工。1929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至1931年任紅11軍31師4大隊戰(zhàn)士、班長、排長。1931年至1932年1月任紅1師3團3連連長、政治指導員。1932年1月至1933年1月任紅4軍(原紅1軍)第10師30團3營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各次反"圍剿"作戰(zhàn)及西征入川北。1933年1月至至7月任紅4方面軍第10師29團政治委員。1933年7月至1934年部隊擴編任紅30軍89師政治委員。1934年改任紅31軍第91師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建立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和歷次反"圍攻"作戰(zhàn)。1935年1月調任方面軍總指揮部參謀。5月參加紅軍長征,不久任方面軍總指揮部第4局局長。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任紅4方面軍直屬縱隊司令員。同年冬奉命轉戰(zhàn)川康邊。1936年2月至11月任紅軍騎兵師師長。率部北上到達甘肅。同年11月所部奉命編為紅軍西路軍,任總部警衛(wèi)團團長。1937年1月入紅軍大學第二期、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5大隊大隊長。1939年至1940年任八路軍第129師隨營學校副校長。1940年至1941年任八路軍第129師新4旅副旅長。1941年至1945年任冀南軍區(qū)第2軍分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冀南區(qū)第二地委書記。率部參加鞏固發(fā)展冀南抗日根據(jù)地的斗爭和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爭??谷諔?zhàn)爭勝利前后至1946年任冀南軍區(qū)指揮部副司令員,冀南軍區(qū)司令員。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1946年至1949年,任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中原野戰(zhàn)軍第6縱隊政治委員,率部參加挺進大別山和淮海等重要戰(zhàn)役。1949年2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0軍軍長。率部參加解放大西南的作戰(zhàn)。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川南軍區(qū)司令員兼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0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50年至1951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1951年9月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1年9月起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兵團副政治委員,后兼任朝鮮東海岸防御指揮部副政治委員。1955年至1957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戰(zhàn)役系學習。1957年10月至1959年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兵團政治委員。1959年9月22日至1959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旅大警備區(qū)政治委員。1959年11月至1960年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qū)副政治委員兼旅大警備區(qū)第二政治委員、軍區(qū)黨委常委(1960年3月起)。1960年7月至1967年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政治委員、海軍黨委副書記,其間:1961年3月起兼任解放軍監(jiān)察委員會常委,1963年3月起兼任海軍監(jiān)察委員會第二書記、書記。1966年至1973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3年7月至1977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政治委員,1977年10月至1980年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二政治委員,其間:1973年12月起任海軍黨委常委,1977年12月起任海軍黨委第三書記。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80年1月至1982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qū)司令員、軍區(qū)黨委第二書記(1980年5月起),1980年6月至1983年5月任蘭州軍區(qū)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杜義德是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中央軍委委員;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繼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杜義德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09年9月5日18時3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他逝世后,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王剛、王兆國、劉云山、李源潮、俞正聲、李鵬、喬石、朱镕基、李瑞環(huán)、宋平、劉華清、曾慶紅、吳官正、梁光烈、阿沛·阿旺晉美等領導同志分別以不同方式對杜義德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對其親屬表示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