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英雄模范 > 正文
學習園地
  • 中國兩彈一星是一批大智慧的科學巨匠和解放軍官兵共同的成果
  • 時間:2025-01-23 19:11:48        編輯:陳心正        點擊量:1310次
  • 心正說明:本人正在看電視劇《國家命運》,記錄了兩彈一星科學巨匠們當年的部分工作過程,聶榮臻元帥負責,一大批官兵投入實驗基地,光干活卻不知道在執(zhí)行什么任務;另外一大批科學家,在新中國那么艱難的情況下研制出兩彈一星,太偉大了!

    羅伯特·奧本海默是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被稱為“原子彈之父”,而他早期對量子力學的貢獻則構成了現(xiàn)代量子化學的基石。1942年8月,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首席科學家;1945年7月,他主導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

    隨著電影《奧本海默》的上映,全球觀眾也通過大銀幕認識了20世紀上半葉眾多的知名科學家尤其是物理學家,同時對于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討論也掀起了新的熱潮。而長期以來,關于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一直眾說紛紜。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羅伯特·奧本海默

    他們是中國的“原子彈之父”

    談起中國的原子彈研發(fā)事業(yè)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的研究成果曾多次被外國人剽竊,先后3次錯過了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他就是王淦昌。

    王淦昌

    1934年,王淦昌獲得了柏林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國之際,德國以巨款作為誘惑挽留他,但他卻始終不曾動搖。

    1956年,王淦昌被派到蘇聯(lián)領導一個實驗小組,在實驗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例超子的反粒子,震驚了全世界。就在人們認為他會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北京發(fā)來了一封“絕密電報”,邀請他參加原子彈的研究。從這天開始,王淦昌消失了,切斷了和家人的聯(lián)系,斷絕了和過去的一切往來,這一隱居就是17年。

    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王淦昌指導并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制工作。主持指導的爆轟物理試驗、炸藥工藝、近區(qū)核爆炸探測、抗電磁干擾試驗等都取得重要成果,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除王淦昌之外,在中國的原子彈研究歷程中,還有兩名家喻戶曉的大英雄,那就是錢三強和鄧稼先。

    錢三強早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隨后赴法國留學,留學期間跟隨的導師便是居里夫人的女兒——小居里夫人。博士畢業(yè)之后他留在法國研究有關鈾核的性質(zhì),終于發(fā)現(xiàn)了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性質(zhì)。這為以后錢三強主導中國的原子彈和原子能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年輕時的錢三強

    鄧稼先年輕時曾在美國留學,被人們稱為“娃娃博士”的他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便獲得了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后,這位少年英才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回國,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回國后,鄧稼先便參與到了中國的核武器研究中,領導團隊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除此之外,他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為中國在相關領域培養(yǎng)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使我國“兩彈一星”事業(yè)發(fā)展能夠后繼有人。

    鄧稼先

    中國沒有“原子彈之父”

    王淦昌、錢三強、鄧稼先……這些為中國原子彈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都曾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然而,中國真的有“原子彈之父”嗎?

    事實上,原子彈的研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的原子彈都是一批頂級科學精英的研究成果。

    1987年,軍旅作家董濱的報告文學《中國原子彈之父》一書出版,該書用7個故事概述了中國原子彈制造過程中,從戰(zhàn)士到將軍,從技術員到科學家,不同行業(yè)人們的貢獻。該書認為:“他們是那樣浩大的一個陣容,即使是七十個故事也難盡述。但是,如果把他們的英名鐫刻在共和國核工業(yè)發(fā)展的史冊上,那只需要七個字便可概括——‘中國原子彈之父’?!?

    位于羅布泊荒原深處的中國首次核試驗爆遺址,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這里爆炸成功

    2006年,張開善在《中共黨史資料》上發(fā)表《究竟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記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的功勛科學家》一文,該文細數(shù)王淦昌、鄧稼先、錢三強、郭永懷、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程開甲、彭桓武等科學家的貢獻,認為:“中國原子彈之父,不是某一位科學家,而是一個卓越科學家群體?!?

    此后的2011年,陶純、陳懷國著《國家命運——中國“兩彈一星”的秘密歷程》一書出版。這部書認為,“當代科學的發(fā)展早已不是愛迪生時代,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是一項十分宏大的系統(tǒng)工程,中國沒有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中國的核事業(yè)是集體的事業(yè),它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凝聚著萬千人的奮斗和創(chuàng)造?!?

    就拿錢三強來說,他從不以“原子彈之父”自居,而是自稱“為能把自己化作卵石、化作沙粒,鋪墊在千軍萬馬去奪取勝利的征途上,而感到高興、欣慰?!卞X學森也曾說:“我個人僅僅是蒼海一粟,真正偉大的是黨、人民和我們的國家?!?

    在他們的心中,中國原子彈工程是集體力量的結(jié)晶,背后凝聚著千千萬萬科學家的心血,絕非一人之功。這份輝煌和光榮不屬于哪一個人,而屬于每一個人,屬于每一個在這條戰(zhàn)線上埋頭苦干的無名英雄。


  • 上一篇:【國家功勛】中國兩彈一星專家簡介
  • 下一篇:中國兩彈一星大功臣之一王承書院士簡介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