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14年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為艱苦卓絕的一段歲月。而我們國家能夠取得抗戰(zhàn)的勝利,全國軍民的同心協(xié)力是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保證。很多的熱血青年選擇投筆從戎,走上戰(zhàn)場為國效力。但是當(dāng)戰(zhàn)爭進行到艱難的時候,有不少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犧牲,這也打擊了一些人參軍的熱情。
40年代初期,山東的洙邊區(qū)(今莒南縣洙邊鎮(zhèn))就是如此。
在洙邊村,動員適齡青年報名參軍的工作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村里很多上了前線的青年經(jīng)常會有犧牲的消息傳回來。這個村子里識字班的班長叫做梁懷玉,別看她只有18歲,長的容顏嬌麗嫵媚動人,但是她的思想覺悟卻是很高的。要不是家中父親年邁弟弟又年幼的話,她自己早就參加八路軍了。
為了給村子里的年輕人們一些鼓舞,梁懷玉就想了一個辦法。在村子里的會議上,梁懷玉說,“打鬼子是最光榮的,識字班找對象就要找參加八路軍的,誰第一個報名參軍,我就嫁給誰”。梁懷玉因為家人的原因不能自己上前線,但是卻用另外一種方法來支持祖國的抗戰(zhàn)。不得不說,梁懷玉這樣的一個做法讓人佩服她的胸襟和勇氣。
在梁懷玉的動員下,有一個叫劉玉明的青年第一個報名參軍。有了帶頭的榜樣,其他的年輕人也接二連三的報了名。很快,村子里就掀起了一股參加八路軍的熱潮。雖說劉玉明的年紀比梁懷玉大了一些,家里的條件也十分的貧困,但是梁懷玉沒有食言,她說服了自己的父親,嫁給了劉玉明。
梁懷玉在和劉玉明結(jié)婚后,劉玉明上前線打鬼子,梁懷玉也做到了一個兒媳婦應(yīng)盡的職責(zé)。劉玉明的父親雙眼失明,母親常年臥床,家中還有年幼的弟弟妹妹,是梁懷玉一個人擔(dān)起了家庭的重任,讓劉玉明在打鬼子時沒有后顧之憂。而梁懷玉的事跡到如今依舊在當(dāng)?shù)亓鱾髦?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