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帝王將相 > 正文
學習園地
  • 《鄧小平時代》第四章:向前看,1975年
  • 時間:2020-11-24 19:52:53        編輯:陳心正        點擊量:2591次
  • 毛澤東在1975年指定鄧小平取代王洪文主持黨的會議時,中共仍然處在“文革”的爭斗所造成的混亂之中。鄧小平在黨內的新職務使他得以采取一些重要措施整頓全國的黨組織。在北京之外的第一步整頓工作是在省級層面進行的,3個月之后進一步推向縣和公社兩級。7月2日葉帥寫信宣布了由鄧小平主持黨內工作,兩天之后鄧小平便在有很多省委領導參加的中央“讀書班”上做了講話,會議的重點是團結和整黨。


    鄧小平知道毛一直在對他進行觀察,因此他在會上大講毛主席的教導,至少是“毛主席的三項重要指示”——這是他為了配合自己當時的工作目標,從毛的教導中挑選出來,組合在一起的。鄧小平的目的有二,首先是讓毛澤東放心他會“反修防修”,其次是強調安定團結和發(fā)展國民經濟。為了加強黨的團結,鄧小平采用了毛在1945年抗戰(zhàn)結束時召開的中共“七大”上的做法。在那個鄧小平第一次參加的黨代會上,毛澤東強調必須把抗戰(zhàn)期間各占山頭跟日本人打游擊的各個單位統(tǒng)一起來。鄧小平結合前一段時期的情況說,各自為戰(zhàn)的打游擊時期自然而然地出現了“山頭”思想,同樣,在“文革”期間自然也出現了派性。他總結道,現在我們黨要響應毛主席在“七大”上發(fā)出的團結號召,再次克服派性。不管什么人,只要“沒有犯過罪”,愿意配合整頓、放棄派性,都要給予善待,包括過去的激進派。


    鄧小平小心地避免觸動毛的敏感神經,同時大膽地、策略性地選拔善于治國而不是鬧革命的人。他沒有公然表示要清除黨內的“左派”或激進派,但他的確更強調對搞“宗派主義”(即拉幫結伙的“左派”)而不是搞“修正主義”(即“右派”)的人的批評。他說,要把領導權交給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干部。雖然他沒有明確反對任命從紅衛(wèi)兵中提拔上來的人,但這樣一來他就排除了1965年以后,即“文革”期間發(fā)跡的人,當時這些人中間有部分是“坐直升飛機”上來的。鄧小平還要求對那些未經適當資格審查就入黨的人重新進行審查。雖然未做具體說明,但他針對的也是1966到1975年組織程序混亂時期新增的1600萬黨員,而不是“文革”之前入黨的1800萬黨員。因“不合格”而被清除出黨的基本上都是堅持派性不改的人。毛澤東沒有阻止鄧小平的做法,這意味著他承認當時國家需要更加穩(wěn)定的領導班子。整黨的一項中心任務是讓“文革”期間由林彪派往地方的軍隊干部退出對地方政府的領導。鄧小平在1975年8月8日做出指示,除了少數例外,軍隊要退出所有地方職務。軍隊的很多人當時是“革命委員會”的成員,而“革委會”在一些地方已經成為正規(guī)的政府機構。1975年底很多軍人又回到了軍營。1975年5月5日,毛澤東主持了他的最后一次政治局會議后不久,鄧小平又去醫(yī)院看望了周恩來。鄧小平知道自己正觸及毛澤東十分關心的問題,他也知道,周恩來在跟毛澤東打交道方面要比他更有經驗。周恩來告誡鄧小平說,要謹慎行事,只抓具體問題,一步一步來,不要進行全面整頓。鄧小平雖然敬重周恩來,也知道毛澤東有可能不再給他撐腰,但是他比周恩來更有魄力,他下決心進行全面整頓,攻克那些他認為搞四個現代化必須加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鄧小平當時還沒有談到改革,但是在構建后來能夠實施改革的中共體制的同時,他也開始思考未來改革的內容。為此他需要擴大自己的理論隊伍——能夠幫他思考一些大問題的官僚體制之外的作家、理論家和戰(zhàn)略家。毛澤東讓鄧小平接過中央日常工作的領導權后不久,他征得毛澤東同意,把自己的一批理論人馬擴大為政治研究室這樣一個正式機構。該機構設在國務院下面,其實是由鄧小平親自領導,由過去就是這個智囊團首領的胡喬木繼續(xù)負責它的日常工作。


  • 上一篇:特朗普:為了美國利益,我一直像個戰(zhàn)士在光明正大的戰(zhàn)場上沖鋒!
  • 下一篇:金一南:為什么說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三人組合近乎完美?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網易
  • 百度
  • 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