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南宋來說,隆興和議與紹興和議一樣,都是一種屈辱的不平等和議。和議主要規(guī)定:宋朝皇帝對金朝皇帝改稱臣為稱侄;改“歲貢”稱“歲幣”,并將“紹興和議”商議的銀、絹各減五萬,為二十萬兩、匹;南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東)、海(今江蘇連云港)、泗(今江蘇盱眙北)四州外,再割商(今陜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予金國。隆興北伐失敗后,趙昚在內(nèi)外政策上都轉(zhuǎn)向平穩(wěn),南宋朝廷又陶醉在了“中外無事”、偏安一隅的升平景象之中。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yè)、呈現(xiàn)政治繁榮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視生產(chǎn),勸課農(nóng)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余糧委田,出現(xiàn)了天下康寧的景象。史稱“乾淳之治”。而金朝也在金世宗完顏雍用人唯賢、與民休息下達到盛世。這一時期中華文明得到極大的提升和發(fā)展。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趙構(gòu)崩于德壽宮中,趙昚聽聞后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又表示要服喪三年。趙昚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兩年后,1189年正月初二,金世宗完顏雍病死,其長孫完顏璟于同日在靈柩前繼位,是為金章宗。消息傳到南宋都城臨安,思考再三的宋孝宗最終于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傳位于太子趙惇,即宋光宗。趙昚自稱太上皇,閑居慈福宮,后改名重華宮。金國新皇帝即位,關(guān)宋朝何事,為何宋孝宗選擇退位呢?其實宋孝宗有難言的苦衷。
隆興北伐因宋軍在符離慘敗,宋軍全線崩潰,軍資器械喪失殆盡,不得于1164年與金國達成和議,史稱“隆興和議”。其主要條款有四條:其中第一條就是宋、金世為叔侄之國。1170年5月,宋孝宗任命范成大為使者,向金過索求北宋諸帝陵寢之地,并請更定受書之儀。結(jié)果自然可想而知,雖然范成大頗有氣節(jié),不辱使命,但金世宗拒絕了拒宋朝的請求,只許孝宗奉遷陵寢,并且同意歸還宋欽宗的梓宮。宋孝宗見和平談判的方式不成,又下定決心動武,他派主戰(zhàn)派人士虞允文為四川宣撫使,統(tǒng)領(lǐng)四川軍務(wù),籌劃兵分兩路,北伐中原。但虞允文積勞成疾,于1174年病死,宋孝宗痛失臂膀,他的北伐計劃遭到沉重打擊。
金世宗病死,時年21歲的金章宗完顏璟即位。按照“隆興和議”的條款,時年62歲的宋孝宗在給金國上書時,要稱呼小自己41歲的金章宗為叔父,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宋孝宗不愿意在承擔這樣的恥辱,這也成為促使其退位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終這位立志恢復大宋江山的皇帝選擇退位。
宋光宗趙惇于紹興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是宋孝宗趙昚第三子。宋孝宗即位后,趙惇拜鎮(zhèn)洮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恭王。莊文太子趙愭逝世后,孝宗認為趙惇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為太子,但因為按長次輪不到他,所以遲遲沒有決定。這時,虞允文為相,請求趁早確立皇太子。乾道七年(1171年),趙惇被立為皇太子。
眾多宣傳資料在介紹重慶因何得名是這樣說的。在公元1189年正月,宋孝宗封其子趙惇(dūn)于恭州,為恭王。同年2月,孝宗禪位于趙惇,是為宋光宗。趙惇先在恭州封王,隨后稱帝,這是雙重喜慶,故將恭州改名為重慶府。從此,重慶之名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雙喜重慶,取名的本意基本如此,但整個敘事卻顯得戲劇化了。
宋光宗當上皇帝已經(jīng)四十二歲了,比父親當上皇帝的時間還晚,按理來說,宋光宗趙惇是輪不到他繼承皇位的,因為他并非嫡長子,按照順序根本輪不到他,但他在孝宗面前表現(xiàn)得既勤奮又孝順,贏得了宋孝宗的歡心,最后被立為太子,宋光宗當了18年的皇太子,繼位之后已經(jīng)是中年了,在長時間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中,精神壓力可想而知。壓制的久了,后來就有了逆反心理。宋光宗曾經(jīng)暗中暗示太后,希望他能幫自己說話。太后在旁人的提醒下,知道了自己兒子的意思,于是就去對孝宗說:“你已經(jīng)當了很久的皇帝了,不如讓自己的兒子接替你,你也好休息休息?!彼涡⒆诼牶蠡卮穑骸拔乙蚕雽⒒饰粋鹘o太子,但是太子年幼,又沒有閱歷,我實在有些不放心?!彼涡⒆诘幕卮鸨还庾诼牭胶?,光宗十分生氣,說自己頭發(fā)的白了,哪兒還小,當初高宗不是很快就禪位給父親了嗎!
宋光宗繼位之后,便露出了他的本來面目,對待孝宗開始不敬起來,長期都不去重華宮探望孝宗。一次,孝宗游東園,光宗不僅沒去侍奉,到了家宴之時,都不見人影,宦官們將一群雞弄到園子中,派人抓,又抓不著,一起喊:“現(xiàn)在捉雞不著!”捉雞意為向別人討要酒食,暗示孝宗寄人籬下的生活,孝宗內(nèi)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從宋孝宗的經(jīng)歷來看,我們不難找出答案,宋孝宗之所以久久無法施展宏圖大志,就是因為受制于封建禮法,受制于宋高宗。如果宋光宗效仿宋孝宗,不難想象,也是同樣的結(jié)局。宋光宗在不孝的同時,加緊奪權(quán),更改宋孝宗時的一切,這一切可見是早有預謀,他不會走宋孝宗時的老路。但是他卻也沒能走出一條新路。
宋孝宗退位后,晚景十分凄涼,由于他的兒子,即宋光宗十分懼內(nèi),導致父子關(guān)系惡化。1194年5月,宋孝宗染病。6月,孝宗在重華宮病死,終年68歲。從染病到臨死前的一刻,他都沒能盼到自己的兒子。南宋第一明君的宋孝宗最終遭遇到了不孝子,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