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公元243年一公元260年),字子明,吳郡富春(杭州富春區(qū))人,吳大帝孫權七子,吳國第二任皇帝(公元252年一258年),十歲繼位,因不滿權臣孫綝,欲除之事泄,貶為會稽王,十八歲時自殺,一談被毒死。
《三國志》載: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至中藏取密漬梅,密中有鼠矢。亮問主藏吏曰:黃門從汝求密耶?曰:向求之,實不敢與。黃門不服,左右請付獄推。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里燥。亮曰:若久在密中,當濕透,今里燥,必黃門所為。于是黃門首服。
孫亮的聰明善辯折服了文武大臣,時孫綝弄權,孫亮欲除之。孫亮從當兵家子弟十八歲以下十五歲以上者,得三千人,選大將子弟有勇力的為將帥,每日在皇宮中訓練。孫亮說:"吾立此君,欲與之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