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學(xué)習(xí)園地 > 帝王將相 > 正文
學(xué)習(xí)園地
  • 李煜:空前絕后的天才詞人兼情圣
  • 時間:2019-06-20 15:34:18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2778次
  • 春花不解愁,秋月映青苔

    中國文學(xué)史上一說到詞,必指的是宋詞,宋人對這一文學(xué)體裁的運用那是登峰造極,后世幾無可及之人,其中的李清照更是被尊為詞宗,但也有將辛棄疾奉為詞宗的,但不管如何,還是小有爭議,而有個名稱叫千古詞帝,這卻毫無爭議地只屬一人,那便是五代時的南唐李后主李煜。
          詞的形成發(fā)端于唐末五代時期,也是一個逐漸完善和成熟的過程,在這一時期中,詞壇崛起了兩大派別,一為“花間”,一為“南唐”,花間尊溫韋為祖;南唐奉二李為宗,但后者卻一直是被視為開宋詞正聲的“婉約派”鼻祖。其實花間何嘗又不是婉約派,只是題材面相對窄些罷了,但從繼承上來說,后來的晏殊和歐陽修等人受“南唐”的影響要更大些,他們在繼承五代南唐詞派的傳統(tǒng)基礎(chǔ)上,開創(chuàng)了宋代詞壇的婉約一派,可以說真正宋詞的開山鼻祖正是這李煜李后主。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字重光,號鐘隱、金陵人,即現(xiàn)在的南京,他是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故被人稱為李后主。李煜繼位時,尊宋為正統(tǒng),歲貢以保平安。當(dāng)趙匡胤滅南漢后,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并于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但還是未能保國,及太宗時,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違命侯。一年后死于汴京。
           按說,他是排行老六,這當(dāng)皇帝之事與他是毫無關(guān)聯(lián),一生就當(dāng)個王爺快活度日罷了,但排在他前面的五個哥哥中,有四個早亡,而被立為太子的李弘冀在毒死叔父后,也是暴斃身死,于是他順理成章地當(dāng)了皇帝。這個李煜其實同他父親一樣,都不想當(dāng)皇帝,當(dāng)時的南唐國勢早已衰落,而北方的后周勢頭強(qiáng)勁,對南唐形成巨大威脅,在割讓了江北全部土地后,又是納貢,又是稱臣地逆來順受,以求茍安,但是,在宋太宗當(dāng)朝時,宋人南下,終致國亡。李煜結(jié)束了他14年的帝王生涯,這一年他39歲。
           寄人籬下,這滋味可是不好受,被封為違命侯也是侮辱受盡,這李煜的心頭是百感交集,悲苦地心境可想而知,他整日以淚洗面,又無當(dāng)年阿斗“樂不思蜀”的保身之智慧,遑遑不可終日。在此期間,他寫下廣為人知的天下第一凄美絕詞《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中所表達(dá)的哀怨達(dá)到了極致,唯美又憂傷,那無邊的愁思如江水,日夜奔流,真實地再現(xiàn)了作者亡國后的悲苦心境,讀之使人心碎。
          據(jù)說這首詞是他最后的作品,當(dāng)時他將這首詞付與舞姬歌之詠之時,宋太宗很是不爽,于是一杯毒酒將他鴆殺,一縷幽魂飄渺而去。但這個是不見于正史的,所以我說這樣的說法叫“據(jù)說”,此事見于宋代大詞人陸游《避暑漫抄》評說:“李煜歸期后,郁郁不樂,鑒于詞語,在賜第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于外,太宗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并做之,遂被禍”。
          就是說,他讓歌妓演唱他所創(chuàng)作的這首《虞美人》被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賜他毒藥,將其致死,于是這首《虞美人》就成了李煜的絕筆之作,留給人們的只是一聲嘆息。為一首詞,一個早已被打壓成毫無反抗之力的人,含著淚,敘一下心中的苦楚,就能讓這趙光義頓起殺心?這個有點說不通。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是宋太宗看上了他的寵妃小周后,還封她為鄭國夫人,動不動就讓人把小周后帶到后宮強(qiáng)行“臨幸”。而且一去便是數(shù)日不放歸,小周后每次受辱回府后,都會當(dāng)眾痛罵李煜是個孬種。后來宋太宗還是覺得這李煜礙眼礙事的,干脆就將其毒死,沒想到這小周后并沒有如蜀王孟昶的夫人花蕊夫人一樣,從此便死心隨了新君;她是悲痛欲絕,沒幾個月就病逝了。
           歷代野史對此事是津津樂道,腦洞大開,添油加醋地增加了更多地香艷和不堪,說宋太宗是當(dāng)著宦官和宮女的面凌辱小周后,后來還有元人據(jù)此畫了一幅春宮圖,名叫《熙陵幸小周后圖》,用以描摹這難堪的場景,順便也惡心一把宋朝皇帝。
           李煜是位性情中人,但他作為皇帝并無那些亂七八糟地淫亂好色之事,他一生卻也是歲月無邊,感情生活浪漫豐富,多姿多彩;他娶的第一位妻子是大周后,那也是一個天姿國色的大美人。她舌如丁香顆,嘴如櫻桃果,千嬌百媚,顧盼生情,令李煜陶醉。周娥又通經(jīng)史,長于琴棋歌舞,尤其精通琵琶,李煜寵愛著她簡直寵得無以復(fù)加。但她還有個妹妹更是艷麗,這便是小周后,也是美麗動人,羞花閉月,而且才藝出眾,天真好動,極其逗人喜愛。這李煜也是一個多情種子,見了這小姨妹也很是喜歡,便也暗通款曲,經(jīng)常招進(jìn)宮來,偷偷地小浪漫一把。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是李煜的一首《菩薩蠻》,寫的就是同小周后幽會的場景,用幾乎是白描的手法,將小周后的動態(tài)和心態(tài)刻畫得真實細(xì)膩,很是生動。在那“月黯”還籠著“輕霧”的夜晚,小周后怕弄出動靜,連鞋都不敢穿,而用手提著,只穿著襪子來會他,而這后面的一個“顫”,把小周后緊張又興奮的狀態(tài)形容得細(xì)膩逼真,畢竟,同姐夫幽會,怎么說心中還是有愧的。
           大周后命薄,沒幾年便病逝了,李煜還是很傷心,不過也順勢將一直偷情而沒有名分的小周后扶正,恩愛一如其姐姐,看來,李煜是屬于那種多情不薄情之人,難怪有人稱他為情圣。
           后人將李煜的作品以亡國為界分為兩截,前半截的題材主要以宮廷生活內(nèi)容為主,充滿著富貴之氣,當(dāng)然,其中也有如上面所說的那首《菩薩蠻》般地艷詞,但寫得很有情調(diào),纏綿細(xì)膩,卿卿我我地卻也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他在亡國后的作品乃是他的精華所在,可以說也是詞這個文學(xué)類別的最高峰,正是他受屈受侮,愁深似海詠出來的帶血詞句,將自己的藝術(shù)成就推向一個后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兩截分說自有其道理,也是當(dāng)今流行的看法,而且也一直存在著“抑前揚后”的傾向。其實我認(rèn)為,李煜的詞對他的生存狀態(tài)來說,可以認(rèn)為是全方位的,正如近代詞人劉毓盤所言:“于富貴時能作富貴語,愁苦時能作愁苦語,無一字不真?!比绻蚕罄畎啄菢拥乜v歌一路行,所作當(dāng)不輸太白先生。
           李煜除了千古詞帝外,他的人生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情”字,愛情、悲情、友情、才情、詩情以及憐憫之情,都是超乎常人地深,所以稱他為“情圣”當(dāng)不為過,盡管這個詞褒貶不一,現(xiàn)在似乎還稍稍地偏向了貶意。他為君時能體貼臣下;他愛女性時情深款款;在位之時撫愛下人顯高貴氣質(zhì);落魄之際體恤他人更難能可貴。他始終是愛心常在,既有獻(xiàn)給昨日宮女的《柳枝》的關(guān)愛。也有“垂淚對宮娥”的悲憫,正因為有這“情”字支撐,才能在他最悲情之時,寫下那么多流芳后世地千古絕唱。
           李后主之詞,空前絕后,前期之詞纏綿至透明,令《花間》《玉臺》失色;后期之詞悲愴且凄絕,開《情僧》《紅樓》先聲。前、后期平分秋色,無有高下,真可謂卓絕古今。
           王國維可謂是李煜的鐵粉和知己,他對李后主的詞是推崇備至,他曾有個詞人的排序,李煜是排在第一位的;他在《人間詞話》中說:“詞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蓖醮髱熤傅木褪抢铎虾笃诘淖髌?,他因特殊之經(jīng)歷帶來了詞風(fēng)的大轉(zhuǎn)變,每首詞都充滿了美感和憂愁。他愛得亮麗,死得悲愴。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讀這首《相見歡》的感覺就一個字“冷”,李煜自嘆他的人生如林花,被風(fēng)雨摧殘,此生如那東流水,帶著怨恨與惆悵向東逝去。
           在李煜生命最后的一段時光中,江南故國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地在他的夢中出現(xiàn):“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薄傲_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苯系娘L(fēng)花雪月已經(jīng)成為痛苦的記憶,昔日的歡樂只能在夢魂中回味,有多少風(fēng)流快活,就有多少憾恨,就有多少血淚!
           縱觀李煜一生的際遇,實在是太過悲情,他真是不應(yīng)該當(dāng)這皇帝,一個小國之君在那大宋崛起之時,我們真的是不能責(zé)怪他不作為,即使再發(fā)憤圖強(qiáng)也是徒勞無益的;想那北漢的劉家父子,不可謂不強(qiáng)悍,手下還有如楊業(yè)楊老令公這樣地雄才大將,還不是一樣地被大宋滅國。
           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李煜雖然是一位不入流的政治家,但卻是一位才情絕世的一流詞作家;倘若不是亡國,我們也看不到他那哀婉動人的詞句;看不到那流芳千古的不朽詞作,這個雖然有些殘酷,但歷史總是這樣的無情,人生的無奈,莫過后主。
           記得法國作家繆塞爾說過一句話:“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詩篇是純粹的眼淚”,這李煜是絕望之極,他是將往事之嘆中的亡國之恨,和著離家之痛,伴著相思之苦,將那眼淚化作一江春水向東流,載不動,許多愁。
           李煜是天才,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千古奇才,對他的評價那真可謂是汗牛充棟,車載斗量,但在這么多的評價中,我還是最喜歡被稱為中國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葉嘉瑩先生的評價:“李后主的詞只是真實的,真切的那種感覺,那種感情脫口而出,這真是天才,所以是李后主。而且他把我們天下人一網(wǎng)打盡了?!?br />        好一個把天下人都一網(wǎng)打盡的李后主,讀他的詞幾乎會讓人被他的一片愁海所淹沒,可惜,造物弄人,如有來生,愿他不要生在帝王家,做個白衣輕裘的風(fēng)流才子,好好地寫詩弄詞,“一壺酒,一竿身”,采東籬之菊,觀南山閑云;歲月靜好,淺笑安然……

  • 上一篇:中國一個消失千年的名將——馬岱 家族在亞洲一國已顯赫千年
  • 下一篇:聶榮臻入黨:為四萬萬同胞均能享安樂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jì)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