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收藏知識 > 金銀珠寶 > 正文
收藏知識
  • 古玉常用表現(xiàn)技法
  • 時間:2019-11-04 21:53:26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2827次
  •        中國-美玉之國,在玉器的生產(chǎn)、使用及其內(nèi)蘊的文化價值方面,世界上迄今沒用哪個國家能夠與之匹敵。在長達(dá)萬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歷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玉國春秋。古玉是遠(yuǎn)古先民頂禮膜拜的神物,是森嚴(yán)禮儀等級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審美觀念的表現(xiàn),更是中華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

                      

           古人云:“玉人其國則為國之重器,玉人其家則為傳世之寶?!蹦闷苼鲈f,在世界文化長河中,唯獨中國人的玉石文化堪稱人類經(jīng)典。全世界至今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把玉石愛到骨髓里,更沒有哪個國家賦予玉石豐贍而鮮活的人文內(nèi)涵與藝術(shù)審美價值。中國歷朝歷代詠玉的詩詞歌賦數(shù)以萬計,不勝枚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蘇軾、鄭板橋等眾多名人均對玉石情有獨鐘。
           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常見的古玉雕刻手法:
           鏤雕(透雕)
           鏤雕分為平面鏤雕跟立體鏤雕兩種。

           戰(zhàn)漢立體鏤雕最為精美。夏商周至春秋,透雕玉器漸少漸精。

           內(nèi)雕

           就是深入玉料內(nèi)部,雕出圓雕及浮雕造型的玉雕手法。常見于明清山子。

           高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高于地子很多的圖案或造型,多見于戰(zhàn)漢時期,常與鏤雕法一塊使用,其立體雕部分與圓雕頗為相近,難分軒輊。

           剔底隱起浮雕

           所謂剔底隱起浮雕,就是在一玉器平面上將主體紋飾和邊框外的地子掏空剔除,以表達(dá)出浮雕一般的視覺效果,其邊沿向內(nèi)呈坡狀。多見于唐宋及明代玉帶板飾。

                                              

           圓雕

           是一種三維立體的雕刻造型。紅山文化肖形玉飾和商周時期肖形玉多為圓雕。以后歷代玉作中也均可見到這類作品。

           淺浮雕

           又稱隱起,明清稱之為薄意,就是將主體紋案以外的地子砣磨減低,并處理平整,使主體紋案微微凸現(xiàn)于地子之上。良渚文化玉器即有精美的淺浮雕獸面紋,唐宋帶飾及明代玉牌飾上較為多見。

           無論是戰(zhàn)國時期的雕刻的玉龍佩、玉璧,還是漢魏的玉蟬、玉鴿。玉雕工藝都有個根本性使命,那就是創(chuàng)造玉石活的靈魂,給人以審美及情感愉悅。
  • 上一篇:元明清古錢幣的坑口及銹色
  • 下一篇:新莽時期古錢幣收藏品圖集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網(wǎng)易
  • 百度
  • 大眾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