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收藏知識 > 書畫名家 > 正文
收藏知識
  • 清 石濤
  • 時間:2022-08-02 09:22:35        編輯:宗皓        點擊量:2070次
  •                       

           石濤(1642一約1707),清代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靖江王朱守謙十世孫,法名原濟,一作元濟。本姓朱,名若極。字石濤,又號苦瓜和尚,、大滌子、清湘陳人等。廣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揚州。明靖江王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幼年遭變后出家為僧,半世云游,以賣畫為業(yè)。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名言有“”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

                                      

                                                                    清 石濤 黃山八勝圖冊八開之七

                   

                                                                     清 石濤 黃山八勝圖冊八開之八

            石濤號稱出生于帝王胄裔,明亡之時他不過是三歲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種政治姿態(tài),這與漸江的"受性偏孤"是不同的,石濤的性格中充滿了"動"的因素,因而他身處佛門卻心向紅塵??滴跄涎矔r,石濤曾兩次接駕,并三呼萬歲,并且主動進京交結(jié)達官顯貴,企圖出人頭地,但權(quán)貴們僅把他當作一名會畫畫的和尚而已,并未與之計較,故而功敗垂成。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許與不甘岑寂之間矛盾地渡過了一生,好在他聰明絕頂,巧妙地把這種矛盾發(fā)泄到他的畫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縱橫排闥、閃轉(zhuǎn)騰挪,充滿了動感與張力,這也正是他異于常人的高明之處,也是他作品呈現(xiàn)瑰奇特點的原因所在。

               

                       

           這個時期是南京和揚州時期(康熙17年以后),石濤于康熙19年庚申(1680年)移居南京,這時石濤的繪畫藝術(shù)漸臻成熟,生活、思想也開始發(fā)生變化。這時期,石濤在文人薈萃的南京地區(qū)如魚得水,與當?shù)卦S多詩人畫士結(jié)識,其中著名的有屈大均,孔尚任、龔賢、戴本孝、查士標、程邃、黃云等,還認識了卓子任、鄭瑚山、博問亭等官吏名流,他們對石濤藝術(shù)境界的升華大有作用。特別是當時活動在金陵地區(qū)的石溪、龔賢、戴本孝、程邃等都是聲名卓著的畫家,對來自宣城的石濤很有刺激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批社會名流里有不少是收藏古畫的鑒賞家,他們保存有前代不少名人的墨寶,使石濤有機會觀摩前人的作品,進一步了解董源、倪瓚、沈周以及董其昌等人的作品,從中吸收豐富的繪畫技藝,而他所處鐘陵、太湖的自然景色,也促使他體會到這些名家的筆墨成就。

           

                             

                         

            

                                

                         

                                   

                         

                      

                      

                                                                        石濤 海潮圖 1692年作

                                                                           石濤 寒泉云深圖

  • 上一篇:明 沈周《松聲云影圖》
  • 下一篇:漢后隋前有此人——關(guān)于趙之謙《各體書古訓冊》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