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黃州寒食詩帖》為例,試解蘇東坡用筆的基本特征。
蘇軾《黃州寒食帖》
《黃州寒食詩帖》屬尺牘小字,似也無礙揮灑,增添些許側鋒之妍媚,而東坡雖自知其“病”處,抑或為其妙處,提出“執(zhí)筆無定法,但使虛而寬”之觀點。
如“燕”“重”“夜”“哭”字之橫筆輕駐平入橫臥,意態(tài)慵懶,但橫畫挺立,不失氣骨,卻意味綿長。
《黃州寒食詩帖》中撇筆在行筆過程中筆毫偃臥,時有提鋒,筆端收束。
如“死”“屋”“春”字之撇畫,而“入” 字之撇畫兼有側鋒用筆,此種“偃筆”寫法使其筆畫肥厚,字取橫勢,體態(tài)豐潤。
此四字書寫時筆毫偃臥,筆鋒慵懶地靠倚在紙面上,順勢擺動。
如“寒”字乘撇畫收筆處向上環(huán)勢而入,順勢右下而后駐筆,稍微蓄勢再左回筆后露鋒出;“是”字之下半部短橫借上斜左折后,再平過駐收。
“深”“年”字 亦根據(jù)字勢擺動,能蹁躚躍舞,意味綿厚而又清空靈和,風氣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