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嵒(音yán)(1682—1756年),字秋岳,號新羅山人,又號布衣生等。福建臨汀人。早年家貧,出身于民間畫工,后流寓揚州,以賣畫為生。平生“不慕榮利”,以技為隱,擅畫花鳥、人物、山水。花鳥畫脫胎于清惲壽平。山水主要取法元人,旁參唐寅。人物師法陳洪綬、馬和之,別具風(fēng)格。由于他來自民間,又具有“詩書畫三絕”的文人素質(zhì),作品形成“文質(zhì)相兼”的藝術(shù)趣味,明朗、清新、俊逸的筆調(diào)表現(xiàn)了他“離垢”的審美理想。華嵒的畫風(fēng)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桃潭浴鴨圖》軸,清乾隆七年(1742年),華嵒繪,紙本,設(shè)色,縱271.5厘米,橫13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資料來源故宮。
畫面左上方有自題五言詩一首“偃素循墨林,巽寂澂洞覽。幽叩渺無垠,趣理神可感。剖靜汲動機,披輝暨掬闇。洪桃其屈盤,炫燁乎郁焰。布護靡間疎,麗芬欲『0448』斂。羽汎悅清淵,貌象媚瀲滟。純碧系游情,爰嬉亦爰攬。晴坰蕩流溫,靈照薄西崦。真會崇優(yōu)明,修榮憓翳奄?!?,末款“壬戌小春寫于淵雅堂,新羅華嵒并題”。鈐“布衣生”、“華嵒”印二方。另有“被明月兮佩寶璐”等四方印。壬戌年為清乾隆七年(1742年)。
《桃潭浴鴨圖》是華嵒61歲時所繪。圖中虬曲的桃樹枝干上,粉紅色的桃花俯仰生姿,宛若錦繡,三兩枝初生嫩葉的柳條垂落在清澈見底的潭水之上,隨風(fēng)擺動的柳梢不斷觸動水面而泛起漣漪,引得潭中野鴨回首注目。此圖是華嵒用其獨具一格的小寫意畫法繪出,桃花、柳條和岸邊的小草雖然用筆簡練,但色彩濃淡相宜,行筆張弛有度,使?jié)鉂獾拇阂庵睋淙嗣?,對野鴨毛羽、姿態(tài)細微之處的表現(xiàn)則反映出畫家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天然情趣,并能將之巧妙地安排在作品中間,給人以清新悅目之感。
華嵒的花鳥畫受明代陳淳、周之冕及清初惲壽平的影響,又集納眾家之長,自成風(fēng)貌。他在創(chuàng)作中既注重寫生,也講究構(gòu)圖新穎,形象生動,敷色適宜,得明麗松秀之致。時人對他有“機趣天然”,“領(lǐng)異標新,窮神盡變”,“并駕南田(惲壽平),超越流輩”的評論,實非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