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鐘,自十六世紀傳入我國。到了清朝進入了西洋鐘使用、貿(mào)易的繁榮鼎盛時期。故宮所藏鐘表1500余件,年代跨度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初。其中尤以乾隆時期的藏品為最。西洋鐘表相對于中國傳統(tǒng)鐘表不僅報時準確、造型精美、色彩絢麗,而且融繪畫、雕塑、工藝、天文、音樂、機械、科技等于一體,從中可以領(lǐng)略百余年前中外鐘表制造的精湛技藝。
荷花盆景鐘

1606年,恰逢明朝萬歷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將機械鐘表引入中國,作為禮品進獻給當朝皇帝。西洋鐘引起了皇帝極大的興趣,它們不僅是宮中最早的現(xiàn)代機械鐘表,而且還是打開中國宮廷的“敲門磚”,也是以后皇帝收藏、制作自鳴鐘的源頭。
汽船式風雨表,清,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清朝,皇帝們對鐘表這一藝術(shù)品的收藏興趣達到鼎盛,他們想方設(shè)法收集各種各樣的珍奇鐘表,賞玩鐘表成為皇室成員的一種時尚。康熙皇帝還在內(nèi)務府造辦處專門設(shè)立了“自鳴鐘處”,從全國招募人才學習鐘表制作技術(shù),嘗試著自己生產(chǎn)鐘表。
銅鍍金葵花表,清,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四年(1739年)“自鳴鐘處”改名為“做鐘處”,從內(nèi)務府造辦處獨立出來,從此成為專門制造鐘表的皇家作坊,廣集西洋鐘表技術(shù)和清宮鐘表制作、修復技術(shù)于一身。
銅鍍金式瑪瑙望遠鏡式表,清,故宮博物院藏
現(xiàn)在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鐘表中,絕大部分都是乾隆時期收藏和制作的。據(jù)悉,乾隆總共擁有逾三千件鐘表,可以說是史上頭號“鐘表迷”!
故宮里有一座奉先殿,原來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如今,這里陳列著皇宮收藏的各式各樣精美的鐘表,琳瑯滿目,華麗多彩,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鐘表博物館。至今在鐘表界仍有一個說法:“鐘看北京故宮,表看百達翡麗?!?

故宮鐘表的來源比較豐富,現(xiàn)有收藏的1500多件鐘表,既有英國、法國瑞士等國家的名作,也有清宮做鐘處的作品和廣州鐘的代表作,還有一些中西合璧的作品。
金嵌鉆石天牛表,清,故宮博物院藏

這些鐘表除有打時打刻的計時功能外,還利用機械聯(lián)動原理,使上面裝飾的人物、鳥獸、花卉等不斷變化,表現(xiàn)各種動作,以精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優(yōu)美的音樂、逗人的演技、吉祥的寓意而博得帝后們的喜愛,成為宮中珍貴的陳設(shè)裝飾。

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熱播后,文物修復師這項冷門職業(yè)走進大眾視野。氣度儒雅的鐘表修復師王津成為“網(wǎng)紅”,被網(wǎng)友親切地稱為“故宮男神”。
由于時間久遠,故宮里不少鐘表已有破舊損壞的情況,但在鐘表師傅的巧手匠心下,許多古董表都逐漸恢復了生機,叫人賞心悅目的轉(zhuǎn)花、跑人、卷簾、水法等,以及穿越時空的鳴樂……直叫人陶醉其中!
銅鍍金鏨花荷花缸鐘,廣州,清乾隆。缸高154cm,缸直徑68cm

銅嵌玻璃球式表,清,故宮博物院藏

銅鍍金嵌玻璃珍珠帶扣表,清,故宮博物院藏

金琺瑯鑲鉆石石榴別針表,清,故宮博物院藏

銅制女神舉表,清,故宮博物院藏

銅鍍金琺瑯亭式內(nèi)有升降塔鐘,廣州,清乾隆,44×38×108cm

銅鍍金象馱四面表

鐵制機輪帶風雨寒暑表

輪船式風雨表

故宮博物館館藏 清宮辦制造銅鍍金轉(zhuǎn)八寶亭式鐘

故宮博物館館藏 英國制造銅鍍金四象馱八方轉(zhuǎn)花鐘

故宮博物館館藏 英國制造洋瓷雕飛仙人鐘
故宮博物館館藏 廣州制造銅鍍金仙猿獻壽麒麟馱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