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并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一部《戰(zhàn)狼2》,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這個世界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和祖國保護她的兒女的決心。
藝術源于生活,現(xiàn)實永遠比作品更動人。在中國企業(yè)走向世界的今天,在偉大祖國日益強盛的今天,這份共鳴更加強烈?!稇?zhàn)狼2》中槍口對準平民的驚悚,不只是影片場景?,F(xiàn)實中,真的有這么一群人經(jīng)歷過流彈橫飛、炮聲震耳、槍口抵頭和綁架撕票,很多人甚至把生命留在了異國他鄉(xiāng),但走出去的腳步卻一刻未停歇。他們是海外的央企人,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開路者。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你永遠無法理解他們面對命懸一線時的心情,下面這些親歷者的講述,或許能讓你感受到一絲炮火的氣味和真實的恐懼。
中國石油員工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屢次經(jīng)歷他國戰(zhàn)亂。
2011年,利比亞武裝動亂。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通信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張明亮說,留到最后走的,是三名黨員,他們全部寫下遺書。
沖突爆發(fā)時,我當時是在利比亞的一個項目,我記得很清楚,2月15日從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發(fā)生反利比亞前領導人的游行示威,然后向周邊城市蔓延,17號蔓延到首都的黎波里。開始打砸搶燒中資公司,17號大規(guī)模游行。20號得到卡扎菲倒臺消息后,經(jīng)與公司總部聯(lián)系,我們馬上準備撤離工作,連夜開會,加上我一個入黨積極分子,還有兩個黨員,當時老黨員朱建民說了一句話,我記憶猶新。他說:“考驗黨員的時刻到了?!碑斖砭投顺吠朔桨?,沒結婚的、年齡大的先走,兩名黨員和我留下來最后撤離。
我們22個人分了四組,晚上輪流值班,整個駐地不允許開燈,值班人員手持鋼管木棒,隨時觀察營地外的動靜,我們三個人都給家里寫了遺囑。幸運的是,經(jīng)過歷道關卡,最終擠進了機場,連續(xù)折騰了52個小時,終于平安回家了。當一下飛機,看到前來接機的領導和同事時,特別激動,特別欣慰,只有一個想法:回家的感覺真好!
現(xiàn)在,每年的2月22日已經(jīng)成了我們22個人的紀念日,每年的這天我們都會回憶起撤離那天的情景,感慨和平的珍貴,感念那段刻骨銘心的回家之路。
2013年12月15日,南蘇丹內戰(zhàn)。
根據(jù)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蘇丹分公司副總經(jīng)理兼3/7區(qū)區(qū)域項目部經(jīng)理霍金海的回憶,當時子彈穿過營房,槍炮聲連成一片。
12月15日晚10點多,突然聽見外面?zhèn)鱽頂鄶嗬m(xù)續(xù)的槍炮聲,經(jīng)過多方核實,確認朱巴爆發(fā)激烈武裝沖突,在逐級上報情況的同時,我們迅速啟動了緊急預案,加固了辦公大樓入口和地下應急避難室,檢查了應急食品和裝備,實施24小時輪班值守,做好一切應急準備。
那幾天,每天夜里都槍聲不斷,大家睡覺都不敢脫衣服,就這樣在緊張的氣氛中度過了2天。我們對項目的大型機械和物資進行了封存,還模擬預演了撤離行動。
12月25日,凌晨2點,我3/7區(qū)Adar營地遭到攻擊,子彈穿過營房,槍炮聲響成一片。在這危急關頭,我命令留守的員工就地隱蔽,并不斷安撫他們,等待救援。26日,根據(jù)中國石油蘇丹協(xié)調小組安排,除了少量關鍵人員留守外,300余名中外員工分乘7架次飛機全部安全撤離,無一傷亡。
2016年,南蘇丹兩大派別沖突。
中國石油駐南蘇丹37區(qū)項目員工趙松說,每天叫醒我們的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而是附近的炮彈聲。晚上大家都不敢輕易睡去,都是在疲憊至極的黎明時分才小睡一會兒,因為炮彈從未停歇。
員工們回憶說,驚魂時刻,只有國旗能給大家?guī)戆踩小?
這些“死里逃生”的故事,講述者心有余悸,但更多的卻是處之泰然。如果《戰(zhàn)狼2》取材自央企人的海外事跡,一些影片中的橋段不會發(fā)生——不會有“管理人員先走”,只會有領導干部和黨員最后撤;不會有中外之別,只會有危難當頭同生共死;不會有混亂失控,只會有即刻響應有條不紊。
下面這個故事,就是典型案例——2011年,利比亞動亂,中國建筑1萬多名中國員工和外籍員工,一個不少全部撤回祖國。
1萬人,這是冷鋒所救援的同胞數(shù)量的上百倍,其難度可想而知。
2011年2月26日,北京,首都機場。
一支排列整齊的隊伍出現(xiàn)在機場出口。隊伍的前面,高擎著兩面藍色的布,上面用毛筆書寫的“中國建筑,感謝祖國”八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中建利比亞分公司首批撤離回國的269 名員工。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亞狼煙四起,戰(zhàn)火與騷亂像狂風一樣席卷了這個北非國家。一萬多中建人迅速地動員起來,他們掩埋電腦、保險柜,封藏汽車,弄來大米、白面、礦泉水儲存起來,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
部分人員通過游輪順利撤往希臘克里特島。在海路運力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建筑決定從陸路撤離一部分人員,在征得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的同意后,從陸路往埃及撤離。
“一個都不能少”
24日早8點,時任中建利比亞分公司哈德拉項目實驗室主任王守合接到一項任務,要他帶269 名工人去埃及,從埃及回國。時任中建利比亞分公司總經(jīng)理、中建八局副總經(jīng)理張作合丟給王守合一句話: “老王,我把這269 個人交給你了,安全帶到埃及,一個都不能少。出一點問題我拿你是問!”
從槍林彈雨的利比亞班加西向東輾轉至埃及開羅機場,全程1600 多公里。利比亞東部地區(qū)已經(jīng)被反政府武裝占據(jù),能不能加到汽油都是未知數(shù)。班加西東部的手機信號被屏蔽,通訊出現(xiàn)了真空狀態(tài)。租來的十五輛車,破破爛爛,千瘡百孔,最大的能坐24 人,最小的只能坐11 人。
路上很冷,在班加西項目營地上,老王和同伴們已經(jīng)被洗劫多次,衣物所剩無幾,冷風陣陣襲來,雨水透過車窗的縫隙不時打在身上。路霸、天冷,難纏的還有司機的趁火打劫。原先說好給司機預付一半車費,到達邊境一公里處再付清余款,司機提出加錢,不給錢就威脅掉頭回去。老王好說歹說,才做通了司機的工作。從班加西到埃及邊境,800 多公里的路程經(jīng)過了十幾個關卡。關卡武裝人員荷槍實彈,坦克、裝甲車列陣在路旁,有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之感。
唱著國歌過邊境
25日凌晨一點半,車隊來到了利比亞與埃及交界處,這里聚集了上萬難民,氣氛緊張而混亂。在大使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大家開始辦理入關手續(xù)。放行過境的指令下達時,中建隊伍被混亂的人群擠散了。情急之下,王守合舉起了一面五星紅旗,中建人立即向他聚攏過來。
埃及邊境的警官疑惑地說: “他們都是中國人?”“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人都是中國人?!?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雄壯的隊伍唱響雄壯的國歌,歌聲回蕩在這片遭過洗劫的國境線上空。
在撤離期間,中建隊伍又遇到吉林石化公司的7位同胞,他們歷盡艱難從大漠深處走到這里。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的參贊說:“老王,能帶上他們嗎?”眼睛里充滿信任和期待。王守合二話沒說就接受了任務,“同是中國人,一家人還說兩家話!”在開羅,又有兩名在埃及探親的老父親加入了隊伍。
下午四點半撤退隊伍到達開羅。重新清點人數(shù),隊列整齊,一個不少。
孟加拉越南也是兄弟!
在中建勞務人群中,來自越南和孟加拉國的勞務工人分散居住在10 個項目部和營區(qū)里。
張作合在槍聲中去巡查工地和營區(qū),面對孟加拉員工,他說:“請放心,我們一定安全地將你們撤離回國。你們不走,我就不走!最后一個離開這個國家的一定是我張作合!”
在班加西港,最后一批撤離的中建人開始上船。希臘船長拒絕越南人和孟加拉人上船。
張作合與希臘船長交涉,船長態(tài)度非常堅決。 談判進行了7個小時,在中國駐希臘大使館、中國外交部的緊急斡旋下,終于希臘船長做出讓步,同意越南和孟加拉人上船。船載著3000 多名中建人行駛在蔚藍色的海洋上,告別利比亞,遠離戰(zhàn)火,向和平的克里特島駛去。
當?shù)貢r間2011年2月26日晚上,當中央電視臺記者在船上采訪孟加拉工人時,他們異口同聲地、一遍又一遍地高喊:“China,謝謝!”
到達希臘后,中國建筑為越南和孟加拉籍員工購置機票、派出包機。不拋棄、不放棄,中國建筑成功地將723名孟加拉籍員工和233名越南籍員工全部平安送回家。
孟加拉MidEast集團在發(fā)來的感謝信中說:“一位獲救工人攜帶妻子和孩子拜訪我們達卡辦事處,小孩含淚走近并擁抱著我們。那一刻我們覺得,受得起這個擁抱的,是為平安送他父親回家而做出不懈努力的所有中建員工?!?
勝利歸來
2011年2月26日凌晨兩點半,空客A330 包機帶著277 名中建員工和中國同胞,騰空而起,飛向祖國首都北京。
首都機場,中建八局員工陳孔瑞背著背包、臉上洋溢著喜悅,面對攝像機激動地說: “一腳踏上祖國的土地,我激動的淚水就涌出來。我們打著的‘中國建筑,感謝祖國’,是我們在克里特島登機前寫的,這是我們一萬多撤離的中建人共同心聲?!?
2011年3月5日23點15分,上海虹橋機場,最后一批中建員工撤離回國。
當時,新華社記者采訪了中建八局董事長黃克斯,他說: “我們在利比亞有10100人,承建利比亞班加西2萬套住宅工程,這次我們一個不少地從利比亞撤回1萬多名員工,這是偉大祖國的勝利。從這次國家行動中,看到了祖國的力量和偉大,更加堅定了我們走出去的信心。我們隨時準備重返利比亞!”
后記
“感謝祖國”。這是經(jīng)歷過生死考驗的他們的深情告白。
不經(jīng)歷生死,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和自豪。
不走出國門,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義無反顧離開家園、奔赴海外的堅定執(zhí)著。
此時此刻,當我們面對著屏幕熱淚盈眶、熱血沸騰時,無數(shù)央企國企海外員工還在異國他鄉(xiāng)開拓奮進,書寫著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不是沒有淚水,只是他們選擇了汗水。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看看他們重返祖國時的笑臉,送上我們的祝?!?
祖國,我愛你!
兄弟,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