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
楊連寧:何必左手制造貧困,右手再來扶貧呢?
發(fā)表于 2017 年 01 月 01 日
大家以為政府是扶貧救世主,其實,政府、事業(yè)單位與國企聯(lián)手壟斷民生必需品并暴利盤剝,恰恰是大規(guī)模制造貧困的生產(chǎn)線。
“一個人獨占了沙漠里的唯一一眼泉水,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收費”(諾賽克語)。政府、事業(yè)單位與國企三合一的一個連體人,把真實成本0·4元/噸的水賣成3元,把成本0·3元/千瓦時的電賣成1元,把成本1·6元/升的汽油賣成7元,把成本0·7元/升的氣賣成3元;硬是把我國的水價賣成美國的5倍,電價賣成美國的1·2倍,油價高過美國,天然氣價格是美國的4倍,人均收入?yún)s不足美國的1/8,也就硬是制造了“工資是非洲水平,物價是歐美水平”!
習慣了高價水、高價電、高價油與高價氣,你對此滿腹狐疑:水電油氣的真實成本能那么低廉嗎?怎么不能?你沒記憶,你爹你媽卻沒健忘:他們是30年前短缺經(jīng)濟時代的過來人,7分錢/噸的水,1毛6/千瓦時的電,2毛7/升的汽油,5毛6/公斤的瓶裝氣,他們都用過!30年來一如既往開采加工地球的自然資源,技術更先進了,規(guī)模效益更大了,產(chǎn)能更過剩了,怎么水電油氣售價反倒能10倍100倍地翻番呢?
你記得水電油氣價格猛漲的過程,正是政府兼并驅逐民營競爭(贖買“煤老板”“油老板”)的過程;也記得地價、房價猛漲的過程,也是政府嚴禁農(nóng)地、農(nóng)房入市并全力剿滅“小產(chǎn)權房”的過程,對不?沒錯,之所以消滅競爭,是因為“壟斷的價格,在各個時期,在一切場合,都是能夠達到的最高價格”(斯密語)!
在此,您千萬別信“短缺導致高價”的忽悠!根本不同于高科技深加工的汽車電腦手機,水電油氣與土地房產(chǎn)之類取自地表資源或地下礦產(chǎn)的簡單加工品,其實是“大自然的免費贈品”(馬歇爾語),是人類無償取自地球的天然物,是地球母親對于人類之子的慷慨奉獻。自然資源從來沒發(fā)生過天災,壟斷獨占卻制造出了人禍。“大自然的免費贈品”被弄得昂貴無比,比高科技智能產(chǎn)品漲價還猛,不是人禍是什么?
其實,冷酷也無爭的事實你是知道的:國內所有民生必需品之所以只漲不跌,越賣越貴,都是特權獨占、食利自肥的壟斷惡果,更是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福利的失職!剩下那些只跌不漲,越賣越便宜的汽車手機等彈性消費品,都是外企、民企激烈競爭的碩果,也是跨國公司造福中國人的鐵證——國內餐飲價格10年內翻番N倍,肯德基麥當勞卻基本沒漲價!
亞當·斯密發(fā)現(xiàn),凡是長期堅挺、只漲不跌的價格,無非是出自以下5種原因:1,暴利被隱瞞了;2,自然壟斷;3,行政壟斷;4,行業(yè)壟斷;5,擁有專利技術??匆豢催@5個原因,您恍然就有了大悟:除了擁有專利技術打破了壟斷的汽車+電器+手機之外,目前國內,還剩下什么商品能越賣越便宜?換言之,國內那些越賣越貴的商品,又有哪個不是三重(自然、行政、行業(yè))壟斷呢?
你的難題來了:面對拿免費贈品轉手賣高價的商家,你可以不理不睬;但面對“一個人獨占了沙漠里的唯一一眼泉水,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收費”,你敢不理不睬不買單嗎?你不想活啦?
沒錯,民生必需品消費,是你的每月預留必繳的剛性賬單——你像魚鷹,被漁夫扼住了咽喉,必須吐出已捕獲入口的魚,也即繳械投降,才能劫后余生——所有“維持生存必需的、須臾不可離開的、并且是不能替代的”(米瑟斯語)的剛性必需消費,每個勞動者都是被食利者強迫買單、強迫交易的——人家坐堂收費,你窗口排隊乖乖交錢,不就是魚鷹吐魚給漁夫的形象寫照嗎?
魚鷹被迫吐魚之后,自己變得半饑半飽啦!每月排隊繳畢必需品賬單之后,你才可以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地安排自己吃什么飯,買什么衣服,對不?沒錯,劫后余生,本國消費者只能在被政府壟斷的連體人暴利攫掠之后,才能盤算剩余的錢,能省就省地自主應付其余的彈性消費,自主消費也就變得不能自主啦,不是嗎?
本文的正題如下:假如政府能夠把3元/噸的水減半收費,把1元/千瓦時的電減半收費,把7元/升的汽油減半收費,把3元/每升的燃氣減半收費的話,算算吧,全國該有多少窮人會立馬脫貧?有人測算過,即使政府僅僅把油費、路橋費等物流成本降低一半的話,全國物價也會立馬降低30%,也會有1億窮人脫貧!
再試想:假設政府大幅度降低手機費、上網(wǎng)費、收視費,學費、醫(yī)療費的話,又該有幾億窮人脫貧呢?再假設:試想政府放棄水電氣+土地+住宅+汽油+道路+學校+醫(yī)院+電話+電視+網(wǎng)絡+銀行+保險的壟斷專賣,像汽車手機那樣引進外企民企激烈競爭降價的話,我國該有多少人口脫貧致富呢?
你又質疑了:手機費、上網(wǎng)費、收視費,學費、醫(yī)療費能夠越來越低嗎?怎么不能?靠“走量”讓利降價,是企業(yè)生存的秘笈,薄利多銷的規(guī)模效益,是市場的制勝法則——只不過市場法則被中國壟斷連體人擊敗在地,爬不起來:無論是糧油肉菜果,還是水電油氣煤,或是電話電視網(wǎng)絡,也不論是自產(chǎn)的還是進口的,越是大宗消費品在中國越不降價,奇怪不?
跟國外恰恰相反:國內的住宅樓,全是高密度、高互擾性的蜂窩式結構,按說建筑安裝成本很低廉吧?國內的學校、醫(yī)院人滿為患,師/生比例與醫(yī)/患比例懸殊,成本更低吧?然而奇了怪了,所有這些全世界“走量”第一的商品與服務,價格卻只漲不跌,差不多也都高踞世界第一;所有這些悖反普世法則的怪誕,是不是中國人見怪不怪,其怪不敗呢?
僅舉一例:你走遍世界各國,絕對看不到國內每天滿大街送桶裝水的景象。為什么?因為提供清潔飲用自來水,是各國政府的基本職責。國內的管道水不達標,老百姓只好另買高價水!再舉例:國內航空人身意外險的利潤是700%,你嘆為觀止不?而僅手機通話“不足1分鐘按1分鐘計費”的霸王條款,每年都能多收幾百億!
你再試想:除了修筑道路后永遠設卡收費,敷設線路后永遠按月收費之外,還有什么招術,能克隆“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想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呢?試問:道路一次性筑就,收費怎能高得沒完沒了?電話、電視、網(wǎng)絡設施一次性敷設,收費怎能高得沒完沒了?
美國手機同網(wǎng)免費,夜間免費,沒有漫游費。而我國網(wǎng)速不及美國的1/2,上網(wǎng)費卻是美國的4·5倍。你也知道,與道路基本免費的美國相比,我國的過路費、過橋費與停車收費,更是水銀瀉地般無所不在。
你還知道,信息服務又不像供電,電力會被消耗掉;也不像供水供氣供暖,水氣暖也會被消耗掉,對吧?電視、電話、網(wǎng)絡等信息擴建,不但沒有擴容限制,而且,無限擴容反倒帶來成本的無限降低——譬如央視那幾套節(jié)目,提供給幾百萬人看,或提供給幾億人看,制作成本都是一樣的,收費可就大不一樣,可就翻番100倍啦!
信息服務的每個新增用戶,每月每年的新增繳費,必然導致投資成本的無限降低,甚至低至零成本,低至空手套白狼,對不?試問連體人:面對越繳越多的收視費、上網(wǎng)費、電話費,你們怎么就好意思白吃干賺億萬可憐的窮人呢?
也別補貼什么菜籃子啦!拿扶貧款來補貼民生必需品,來解決水電油氣與電話網(wǎng)絡學校醫(yī)院的昂貴收費行不?如果不行,只能任由“國中之國”的壟斷連體人暴利盤剝老百姓的話,那么,政府也就只能繼續(xù)左右開弓——左手制造貧困,右手再來扶貧——何苦呢?讓外人繼續(xù)看中國的笑話,比看股市救市還招笑!
讀者推薦,
王:
@蝸牛?這篇文章少轉發(fā)為好,也不知道說的對不對,總之生活中少報怨,一句話,適者生存,錢多多用,錢少少用,開開心心,活命百歲,不爭不比
我:
對,抱怨沒有任何用。如果非要說有用的話,就是“副作用”
我:
大家看看中央一套特別節(jié)目,一位老人養(yǎng)活了好多陌生的孩子,無私奉獻,現(xiàn)在97歲了,還能完全自理
我看了蝸牛發(fā)的信息,雖說是有點埋怨語氣,但內容都是事實,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不僅僅是解決窮人沒錢看病、上學的問題,還能真正的實現(xiàn)共產(chǎn)黨當年領導的紅軍拼死為窮人打天下、過幸福生活的目的;后來一搞市場經(jīng)濟,思想混亂了,權利變成獲得財富的工具。如果是按照華國鋒的政策實行改革開放、市場經(jīng)濟和計劃經(jīng)濟相結合的話,中國應該比現(xiàn)在實力還要強,國際地位更高。毛澤東時代的干部沒有私心,選出來的華國鋒也是沒有私心的。只是可惜,手腕不行。鄧公實行改革開放功勞很大,錯誤也很大,要不是習近平上臺執(zhí)政扭轉乾坤,看看現(xiàn)在的局勢:真要打起仗來,軍隊沒有多少能指揮打仗的將軍,必敗無疑。這也是克林頓當時說“我們很清楚中國領導人心里想什么。先干了再說(指轟炸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最多說個誤炸賠禮道歉”小布什也是采取的這個政策:踢一腳給個棗吃。習總不吃這一套了,硬碰硬,南海8號的戰(zhàn)機對抗實際是中國獲勝,特朗普寫來信祝賀了,叢林法則見效。去年取消了那么多協(xié)會發(fā)的執(zhí)業(yè)證書、上百種行政部門的費用等,正在改變,今后會逐步扭轉,這也是事實,況且歪風邪氣越來越難混下去。北京開始治黃了,跟春節(jié)后黃金時間播放中國詩詞大會一樣,目的是引導中國人重視國學文化,而不是崇洋媚外;北京掃黃這又是個信號:不可能長期容忍烏煙瘴氣!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啊。咱們群成員的辨別是非能力都很強,這個信息再加上我這一段評論,不論誰看了就不會有副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