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健康養(yǎng)生 > 老年大學 > 正文
健康養(yǎng)生
  • 古代處世奇書《守弱學》名句14句,蘊含大智若愚、由弱變強的智慧
  • 時間:2019-10-29 11:44:03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7731次
  •        杜預(yù),何人也?晉滅吳之大將軍也,他文才武略,豐功偉業(yè),德行高尚,又能明哲保身,處事堪稱一絕,可以說千古少見之奇才。他的軍事才能,在滅吳一戰(zhàn)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在文學,法律,政治上也做出了非凡的貢獻,為 《左傳》所注的解,至今少有人能及。同時他創(chuàng)作了不少名篇,流傳后世?!妒厝鯇W》就是其中一作,道出了他明哲保身,在功成名就后仍能全身而退的保身之道, 也是他一生做人處事的真諦。審視他一生的為人經(jīng)歷,“ 守弱”可以說是他保身、立命及發(fā)跡的秘密利器。他一生演繹了由弱轉(zhuǎn)強、強者恒強的過程。 所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守弱就是教人掌握“柔弱” 的學說。強者守弱,使強者恒強,弱者守弱,可由弱變強,一旦參悟,便無往不勝。
           名句集錦
           下面是本書最為經(jīng)典的十四句,想必會讓大家在為人處世上多一種理解,多一份智慧。
            1.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長。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譯文:君子顯示他的短處,不顯示他的長處,小人使用他的聰慧,不使用他的笨拙。
            2.名弱者,實大用也。致勝者,未必優(yōu)也。譯文:被人稱為弱小的東西,實際是大有用處的,能導(dǎo)致勝利的東西,不一定是人們所說的優(yōu)勢。
            3.弱而人憐,憐則助。劣而人恕,恕則幸。庸而人納,納則遇。譯文:弱者另人同情,同情就是強大的助力,處于劣勢者人們會寬恕他,寬舒就是難得的幸運,平庸者人們會接納他,接納就是難得的機遇
            4.智不代力,賢者不顯其智。弱須待時,明者毋掩其弱。譯文:智慧不能代替實力,賢明的人不會顯露自己的智慧。弱者需要等待時機,明智的人不可以遮蔽他的弱小。
            5.奉強損之,以其自亂也。示弱愚之,以其自謬焉。譯文:尊奉強者可以損害他,用這個方法能促其自我變亂;顯示弱小可以愚弄強者,用這個方法能使其自生錯誤。
            6.智以智取,智不及則乖。愚以愚勝,愚有余則逮。譯文:智者用智計作為取勝之道,但智計有失就會事與愿違,愚人用愚笨的方法作為勝利之法,愚笨十足就能達到目的。
            7.智或難為,余則克之,得無人者皆愚乎?上不忌愚,忌異志也。譯文:智計有的難已做到的事情,愚笨卻可以解決它,這恐怕是人們都是愚人的緣故吧。當權(quán)者不忌憚愚人,而忌憚不忠的人。
            8.上明而下愚,危亦安。下聰而上昏,運必盡。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譯文:上司精明下屬愚笨,雖然危險但可以平安脫困;下屬聰明而上司昏庸,好運一定會完結(jié)。說自己聰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說自己愚笨的人。
            9.不罪于下,禍寡也。目無貴賤,君子也。譯文:對身份低微的人不輕易譴責,禍患就會減少了。眼里沒有貴賤的區(qū)別,是君子的行為。
            10.至善無跡,然惠存也。至尊無威,然心懾耳。譯文:最大的善行是沒有痕跡的,但它的恩惠卻是事實在在的。最高貴的人沒有威儀,但他讓人心悅誠服。
            11.辱不滅人,滅于縱怒。譯文:侮辱不能毀滅人,毀滅人的是放縱憤怒。
            12.大辱加于智者,寡焉。大難止于忍者,息焉。譯文:有智慧的人常常承受大的侮辱,因為能理解他們的人很少。忍受屈辱的人往往能躲過災(zāi)難,因為他們使敵手停止了進攻。
            13.寵不樹敵,絕焉。陋不論道,暴焉。譯文:受寵信的人不要樹立強敵,因為這是一條絕路,淺陋的人不要談?wù)摯蟮?,因為這會顯露自己的無知。
            14.悅上故彰己丑。治下不奪其功。譯文:使上司高興要故顯自己的丑陋,管理下屬不能奪取他們的功勞。
            原文及譯文
            卷一 敬強篇
            世之強弱,天之常焉。譯文:人世間的強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情。
            強者為尊,不敬則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譯文:強者尊貴,不敬重它就會招來禍殃;生存的第一準則,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君子不懼死,而畏無禮。小人可欺天,而避實禍。譯文:君子不懼怕死亡,卻害怕失去禮節(jié);小人可以欺瞞上天,卻躲避實際的災(zāi)禍。
            非敬,愛己矣。智不代力,賢者不顯其智。弱須待時,明者毋掩其弱。譯文:并不是真正的敬重強者,而是愛護自己;智慧不能代替實力,賢明的人不會顯露自己的智慧。弱者需要等待時機,明智的人不可以遮蔽他的弱小。
            奉強損之,以其自亂也。示弱愚之,以其自謬焉。譯文:尊奉強者可以損害他,用這個方法能促其自我變亂;顯示弱小可以愚弄強者,用這個方法能使其自生錯誤。
            卷二 保愚篇
            人不知者多矣。知之幸也,不知未咎。譯文:人們不懂的事情太多了,懂得事情多是好事,不懂也不是壞事。
            智以智取,智不及則乖。愚以愚勝,愚有余則逮。譯文:智者用智計作為取勝之道,但智計有失就會事與愿違,愚人用愚笨的方法作為勝利之法,愚笨十足就能達到目的。
            智或難為,余則克之,得無人者皆愚乎?上不忌愚,忌異志也。譯文:智計有的難已做到的事情,愚笨卻可以解決它,這恐怕是人們都是愚人的緣故吧。當權(quán)者不忌憚愚人,而忌憚不忠的人。
           下不容詐,容有誠也。上明而下愚,危亦安。下聰而上昏,運必盡。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譯文:地位低的人不容納奸詐的人,而容納有誠信的人。上司精明下屬愚笨,雖然危險但可以平安脫困;下屬聰明而上司昏庸,好運一定會完結(jié)。說自己聰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說自己愚笨的人。
           卷三 安貧篇
           貧無所依,不爭惟大,困有心賊,抑之無恙。譯文:貧窮沒有依靠,不爭強好勝是最重要的。困境催生邪念,遏止它就沒有禍患。
           不惡窘者,知天也。惰以致貧,羞也。廉以不富,榮也。蹇(jiǎn)以無貨,嗟也。譯文:不憎恨窘境,就是通宵自然社會了。因為懶惰而導(dǎo)致貧窮,是羞愧的,因為清廉而不富裕,是榮耀的。因為命運坎坷而窮困潦倒,是另人惋惜的。
           貴生敗兒,賤出公卿。達無直友,難存管鮑。譯文:富貴之家多有不肖子孫,貧窮之家,常出高官顯貴。得志時沒有真正的朋友,落難時卻有管鮑之交。
           勿失仁者終富,天酬焉。莫道苦者終盛,人敬矣。譯文:不失去仁愛終究會富有,這來自上天的報酬,不訴說苦楚終究會興盛,這源自人們的敬愛。
           卷四 抑尊篇
           智尊者未必強,名實弗契也。霸者存其弱,勝敗無常焉。譯文:地位高的人不一定是強者,名聲和實際是不相符的。稱霸的人也要他的弱點,勝敗沒有固定的規(guī)律。
           弱不稱尊,稱必害。強勿逾禮,逾則寇。譯文:弱者不能自稱尊貴,自稱尊貴一定會受到傷害,強者不能超越禮法,超越禮法就是賊寇了。
           不罪于下,禍寡也。目無貴賤,君子也。心系名利,小人也。君子尊而澤人,小人貴而害眾。譯文:對身份低微的人不輕易譴責,禍患就會減少了。眼里沒有貴賤的區(qū)別,是君子的行為。心中只有名利二字,是小人的行徑。君子身處高位,就會造福世人,小人有權(quán)勢就會危害百姓。
           至善無跡,然惠存也。至尊無威,然心懾耳。譯文:最大的善行是沒有痕跡的,但它的恩惠卻是事實在在的。最高貴的人沒有威儀,但他讓人心悅誠服。
           卷五 守卑篇
           人卑莫僭(jiàn),贏馬勿馳。草木同衰,威存其榮。譯文:地位低的人不要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號行事,瘦弱的馬不要拼命奔跑。草木同時衰敗,它們都有茂盛的時候。
           君不正臣譎(jué),君之過也。上無私下讜(dǎng),上之功也。功過由人,尊卑守序,卑不弄權(quán),輕焉。譯文:君主不公正,致使臣子欺詐它,這是君主的過錯,上司沒有私心才能使下屬對他直言,這是上司的功德。功過是由人來決定的,尊卑是靠秩序來維護的。卑微的人不要玩弄權(quán)利,因為人們輕視他。
           寵不樹敵,絕焉。陋不論道,暴焉??坝H者非貴,遠之不辱也。毋失者乃節(jié),恃之者必成矣。
  • 上一篇:慎獨,自律的最高境界
  • 下一篇:趁爹媽活著多多孝敬吧!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