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國學(xué)文化 > 元代戲曲 > 正文
國學(xué)文化
  • 元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賞析
  • 時(shí)間:2019-10-15 14:21:04        編輯:xinzheng_b        點(diǎn)擊量:3675次
  •                                                            《折桂令·春情》元 徐再思 
                                                           平生不會(huì)相思,才會(huì)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證候來時(shí),正是何時(shí)?
                                                           燈半昏時(shí),月半明時(shí)。
           這首《折桂令·春情》,又名《蟾宮曲·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的作品。起首句連用三個(gè)“相思”,讀來婉轉(zhuǎn)深情,又音律優(yōu)美,讓人回味無窮。
           全曲描寫一位年輕女子的相思之情,首三句說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次三句極表少女處于相思中的病態(tài)心理與神情舉止;后二句則點(diǎn)出少女害相思病的原因;最后以既形象又含蓄的筆墨逗露出少女心中所思。
           “平生不會(huì)相思,才會(huì)相思,便害相思?!鼻悠鹗拙溥B用三個(gè)“相思”,一下子就點(diǎn)明了整首曲子的主旨,同時(shí),讀者從“相思”中,足可感受到少婦對(duì)丈夫的忠貞和感情的熱烈。“才會(huì)相思,便害相思”,又透露出她與丈夫共同生活不久就天各一方,自己獨(dú)守空房的可悲遭遇,仿佛聽到了少婦在喁喁自語,這自語中卻摻雜著無盡的哀怨,也摻合著少婦敢為情死的意念。
            “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這三句是漂亮的鼎足對(duì)。“身似浮云”表現(xiàn)了少婦坐臥不寧的心態(tài);“心如飛絮”表現(xiàn)了少婦的魂不守舍;“氣若游絲”表現(xiàn)了少婦因思念而懨懨欲病的形態(tài)。
           短短幾句,就足見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戀情之深。 
           “空一縷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丈夫遠(yuǎn)在千里,善良而多情的少婦只好以燃起爐香的方式為出游在外的丈夫祈禱祝福,把自己的心意寄托于冥冥蒼穹二當(dāng)最后一縷爐香的余煙飄人空中,少婦心中也不由得生氣自己的疑惑:自己苦苦相思的丈夫到底身在何處呢,他能否如自己所盼的那樣早回家門呢?
           到此,作者點(diǎn)出了少婦相思的根源。幾句話,就將我們帶入一個(gè)余香縹緲.思情搖搖、迷亂悵惘的意境。
           “證候來時(shí),正是何時(shí)?燈半昏時(shí),月半明時(shí)?!弊詈?,作者著重點(diǎn)明了少婦害相思病最嚴(yán)重的時(shí)刻——“燈半昏時(shí),月半明時(shí)”。將少婦孤燈伴長夜的寂寞推向極致。一連四個(gè)“時(shí)”字,將這相思絕好地展現(xiàn)出來,強(qiáng)化了主旨的表達(dá)。
           這首元曲語言上的一個(gè)特色便是首三句都押了同一個(gè)“思”字,末四句則同抑了一個(gè)“時(shí)”字,不忌重復(fù),信手寫去,卻有一種出自天籟的真味。這正是曲子不同于詩詞的地方,曲不忌俗,也不忌犯,而貴在明白率真,得天然之趣,一也就是曲家所謂的“本色”。
           每次讀到“平生不會(huì)相思,才會(huì)相思,便害相思”、“證候來時(shí),正是何時(shí)?燈半昏時(shí),月半明時(shí)。”兩句,都覺得婉轉(zhuǎn)優(yōu)美,回味無窮。
           這樣的連用疊字,在唐詩和宋詞中,比較少見,但在元曲中,就顯得天然有趣,這可能就是元曲的魅力吧!
  • 上一篇:元曲欣賞常識(shí)
  • 下一篇:元 關(guān)漢卿《白鶴子》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píng)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jì)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