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郎士元《山中即事》
時間:2020-09-11 10:19:09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2177次
《山中即事》
【唐】郎士元
入谷多春興,乘舟棹碧潯。
山云昨夜雨,溪水曉來深。
郎士元,字君胄,唐朝詩人,中山(今河北定縣)人。世人常常把他和錢起并論,兩個人的詩歌風格,也多有相同之處,閑雅多致。此首《山中即事》,便帶有化外之情,隨緣之意。人生風景在中途,且行且珍惜。
“入谷多春興,乘舟棹碧潯”。潯,水流邊緣地帶。春日和暢,呼朋引伴,前去深山之中游玩。山澗峽谷春水日盛,乘舟前往,逆水而上山谷深處,頓覺涼氣撲面,春意盎然,春色無邊,諸般景物,目不暇接,使人流連忘返。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敘述事件游玩事件的順序上,如果不把這兩句詩適當調(diào)整一下,就會產(chǎn)生某種地理位置上的無法理解。此處,詩人和伙伴進入的所謂深谷,應該不是尋常意義上的山谷,而是那種水澗峽谷。否則,何來乘船尋興一事?不然,后面結(jié)尾兩句詩,就根本沒有辦法得到成立。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詩人最后的發(fā)現(xiàn),一切才顯得順理成章起來。
“山云昨夜雨,溪水曉來深”。山澗漂浮著的朵朵云彩,似乎都還帶著絲絲縷縷,昨天夜晚那場突然降下來的山雨的氣息,等到今日再來觀看,便可察覺山澗溪水變得湍急又更深。這些前因后果的無常變化,都昭示著山中春色的不可琢磨,更是彰顯著大自然的神秘莫測。
這里的兩個詩句,自然是和開頭兩句相關(guān)聯(lián)。前面主要交待“山中即事”系列動作的開端場面,此處則詳細點明了自己對自然觀察之后的某些細微發(fā)現(xiàn),以結(jié)因果。詩圣杜甫曾寫過的“彩云陰復合,錦樹曉來青”(《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之二),其中意味,十分相似。然而,結(jié)合兩首詩所關(guān)注點的不同,便可以清楚知道兩者所想要表述的,仍然具有很大的區(qū)別性。此處,更顯詩人的自然情懷,而不是以此為某種藝術(shù)上的點綴手法。這個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否則則有因噎廢食之奇怪言論。
這首描寫自然風景的小詩,如果想要在其思想意義上去尋找一番深刻性,想來是會要白費心機的。詩歌本身就是一種用來表達美的藝術(shù),總是去剖解某些隱匿著的哲理,就會像古人所說的“買櫝還珠”那樣,讓我們逐漸失去欣賞美的能力。這是非??杀囊患虑?。所以,專注于詩歌本身,有時候很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