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國學(xué)文化 > 唐詩宋詞 > 正文
國學(xué)文化
  • 詩圣杜甫《登高》詩,被譽“古今七律第一”
  • 時間:2019-07-13 10:35:14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4314次
  •        我國明朝時期,杜甫詩詞的研究專家胡應(yīng)麟,曾把《登高》評為“古今七律第一”;他這樣評價道:“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移,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xué)。此篇當(dāng)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睘槭裁春鷳?yīng)麟給予杜甫《登高》這首詩這么高的評價呢?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這首詩的原文吧!

                                                                             《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就是杜甫《登高》的寫作內(nèi)容,是他在夔州期間所作的一首七律詩。不難看出,這是一首對仗工整、押韻嚴(yán)謹?shù)母衤稍姡谔瞥姼璧姆睒s時期,格律詩真正成熟起來,還要首推杜甫的功勞,而這首《登高》詩,正是杜甫格律詩的典型代表之作。

           詩的首聯(lián),詩人描寫的是夔州的自然景觀。夔州在古代屬于四川管轄的一個地方,自古就以猿猴眾多而聞名于世。在一個秋日多風(fēng)的日子里,杜甫登臨到高處觀看四周的景色,只見猿猴長嘯,飛鳥盤旋,“猿嘯哀”和“鳥飛回”形成工整的對仗,字字精煉,讀來特別富有節(jié)奏感。
           詩的頷聯(lián),集中體現(xiàn)出了夔州秋天獨有的自然特征。詩人居高臨下,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再觀看腳下奔流不息、波濤洶涌的長江之水,不由感慨萬千,展現(xiàn)了詩人嘆息時光匆匆、壯志難酬的苦悶心理,有著一股沉郁悲涼的味道,顯示出詩人出神入化的語言駕馭功底,其磅礴氣勢,也使得人們將這兩句詩詞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詩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也充滿了詩人充沛的情感波濤。一個“秋”字,給人一種悲涼的人生體驗;而“獨登臺”和“常作客”兩句,則體現(xiàn)出詩人漂泊不定的浪跡生涯;特別是“悲秋”和“百年”兩個詞語,更加襯托出了詩人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悲苦處境;此時的詩人年老多病,白發(fā)蒼蒼,即使是借酒澆愁,也無法排遣詩人內(nèi)心悲涼的味道,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統(tǒng)觀全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發(fā)內(nèi)心悲苦的情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堪稱千古佳作,后人再也難以超越了。
  • 上一篇:林升《題臨安邸》簡析
  • 下一篇:陸游詩《病起書懷》簡析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