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梢再澨斓刂?,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第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