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同學
我最近還蠻熱衷參加老同學聚會,在聚會中,我可以很興味地觀察,這些跟我一同起點的人,20年前我們一起排名次的人,20多年來在時代洪流中被“優(yōu)勝劣汰”的人,究竟今天取得了什么人生成就?
是什么讓他們終生受益?是什么讓他們停滯不前?又是什么讓他們走到了今天的模樣?
我想先跟你講講一些過得比較好的同學的命運,歸納一些所謂的規(guī)律;再講講為數(shù)極少的過得不太好的同學的命運,再歸納一些規(guī)律,以我們切切實實走過的人生上半場給你以啟發(fā)。
我可以給你講講一些同學的人生梗概:
甲同學是我們的班長,嚴于律己律人,但因為努力過猛,以至于高考并不怎么樣,上了一個普通之極的大學,據(jù)說她不服氣,考上了某一類大學的研究生。20多年沒有信息,再次知道她,是因為網(wǎng)上瘋傳一篇人物文章,是某估值千億美元公司的大高管,仔細核對之后,發(fā)現(xiàn)那位高管居然是她。
乙同學在中學時代不徐不疾,但大家都知道她成績不錯。她并沒有讀一個很好的大學,但她也不太著急。大學畢業(yè)后,因為失戀,為了打發(fā)時間她去讀了個會計證,后來發(fā)現(xiàn)培訓教室隔壁有個留學培訓機構,于是化失戀的悲痛為學英語動力,她后來沒有出國,但在世界五百強做到了財務總監(jiān)。
丙同學除了作文寫得好幾乎沒有什么值得說的,讀了個三流大學,后來去廣州北京的新聞業(yè)工作,做到某門戶網(wǎng)站的總監(jiān)年薪五十萬。因該網(wǎng)站創(chuàng)業(yè)氣氛濃厚,她也被拉著去當創(chuàng)始人,然后現(xiàn)在成了一個估值幾十億公司的副總裁(她中學時代是我的同桌)。
丁同學的K12階段連續(xù)12年都在當班長,現(xiàn)在她很愉快地辭職當心理咨詢師以及全職媽媽?;仡欀袑W時代,她說很討厭當班長的階段,“覺得自己壓力好大,一定要做得怎么樣怎么樣,我高考沒有發(fā)揮好,跟壓力大有關系?!?br />
戊同學每天看武俠小說,自己還親自寫武俠小說,高考前都管不住自己,后來復讀讀了個稅務大專,之后到鄉(xiāng)鎮(zhèn)里、去縣里收稅。前幾年她當了稅務所專門管人事的所長,她跟我說要辭去所長職務,因為不能做業(yè)務人生無趣。結果前幾周我聽說因為她太求上進,居然當了稅務副局長。
己同學是我們的中隊長,一向嚴于律己律人,高考成績極好,現(xiàn)在是重慶法院一名剛正不阿伸張正義的法官。她從10歲我認識她到42歲,30年間一直那么純真嚴肅,估計這一輩子都會這樣讓我等敬畏下去。
……
上面講的人生梗概,全都真實確信,其發(fā)生的人群,就是重慶一個縣城的中學畢業(yè)生。
新聞配圖
我的同學里面,其實沒有誕生世界范圍內稱得上杰出的人物,這其實是一些普通人在這個時代的主流命運,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人活得還不錯。
這些同學大部分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學,人群范圍在五十名左右。這些初中同學,如此這般人生境況的,占一半以上。
小結這些過得還可以的人生,我們不難看出這么幾個規(guī)律:凡是機器或者人工智能能夠代替的能力,就是不值得花時間去訓練的能力;凡是不能遷移到其他領域的能力,也是不重要的能力。
不讀好幼兒園就沒有好小學,沒有好小學就沒有好中學,沒有好中學就沒有好大學,沒有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工作就沒有好人生——傳說中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人生,其實并不存在,我的同學們基本上過著隨時可能起飛的人生。
我們讀大學那年還沒有擴招,能讀上大學就是勝利,我們一個班40幾個人,最后有30幾個讀上了大學,有些去了985、211,有些去了大專,有些去了當年才剛剛成立的地方大學,這些同學剛剛大學畢業(yè)的時候起點不同,差異很大。但長跑到如今40歲成為中年人之后,發(fā)現(xiàn)命運的差異已經(jīng)不大,起碼沒有高考分數(shù)相差那么大。
就像我們養(yǎng)孩子,開始還能準確記得他每個月的身高體重,跟小區(qū)里的小孩瘋狂較勁兒,到孩子十幾歲之后,你已經(jīng)覺得這些并不重要,完全不太在意了。
我們把時間線拉長,這些暫時性的成績,都不是決定一個人最終成就的根本。
你們的學業(yè)已經(jīng)足夠優(yōu)秀了,你們應該關注課程以外的東西。
柯潔在阿法狗面前認輸之后,大家照例討論起教育應該培養(yǎng)的通往未來的能力是什么。
可以得出結論的是:“非職業(yè)??啤?/strong>
我們的教育,花費了大量,甚至是最大的時間和精力,去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不是真正的能力的提升。
美國曾統(tǒng)計過各大學畢業(yè)生的入職年薪,前10名,除了工科較強的斯坦福和以商科見長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綜合性大學之外,其余清一色是理工大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佐治亞理工等,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常春藤名校都不在其列。
但對比15年后的薪資情況時,那些以通識教育見長的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就擠進了前10,超越了以工科、商科為主的大學。收入雖然并不是衡量畢業(yè)生價值及大學好壞的唯一標準,但至少可以說明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座“大藤”(最著名的常春藤)里,耶魯尤其強調文科和藝術對學生一生的影響。在耶魯,本科生三年級以后才選專業(yè),而且只要選夠36門課就可以畢業(yè),不做畢業(yè)論文。因為,學校不想讓學生用全部時間來準備考試,以至于耽誤了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事實上,耶魯學生一半的時間都花在了課外活動中,因為這些看似和考試無關的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各種優(yōu)秀品質,比如拼搏精神、團隊精神、領導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等等。如果在耶魯上學,卻沒學到這些,就失去了在那里讀書的意義。
哈佛強調其本科教育是“非職業(yè)??啤保∟ot Pre-professional),也就是說,一名本科生可以對商業(yè)和金融感興趣并修很多這方面的課,但哈佛并沒有一個所謂商業(yè)或金融的本科學位授予TA。
▲ 哈佛大學校門上的?;铡罢胬怼钡睦∥?
和耶魯一樣,哈佛也不強調考試成績,會給大部分學生A,學校希望藉此向學生們透露一個信息——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人的人生值得絕對去羨慕,也沒有一個人的人生可以絕對去鄙視,專心的過好你自己的人生就能走到人生豐盛的頂點。
普林斯頓的學生無論最后獲得哪一種學位,都需要修足夠多的人文和社會科學課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課程。
即使在盛產科技新秀的斯坦福本科實行的也是通識教育,學生必須在9個領域完成必修課,包括文化與思想、自然科學、科技與實用科學、文學與藝術、哲學、社會學科與宗教思想。
這正是通識教育的目的和好處——讓學生了解世界、擁有應付復雜生活的本領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信心,而這,會給學生的人生長跑帶來持久的后勁。
再談那些極少數(shù)的過得不好的同學
畢業(yè)20年之后再去看我們的來時路,你的心情會比較平和寧靜,因為你發(fā)現(xiàn)當年讓你妒火中燒的同學,其實并沒有影響你的人生;當年膜拜的學霸學神,后來的人生竟然也跟你我類似,并非遙不可追。
一個班的孩子,通過了各種各樣的路徑,過上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幾乎跟優(yōu)勝劣汰、雞血競爭關系不大。
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人的人生值得絕對去羨慕,也沒有一個人的人生可以絕對去鄙視,專心的過好你自己的人生就能走到人生豐盛的頂點。
所有人,包括你的孩子,很有可能過上一個沒有百分百參照系的人生。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幸福的生活。
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條孤寂之路,也是一條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內心的想法決定你走多遠的路。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別人的人,不是因為他多么想超越你,而是因為他決定去那個最遠的地方。
如果不去構筑自己真正強大的內心,還執(zhí)迷不悟地相信優(yōu)勝劣汰,相信要搶奪最優(yōu)教育資源才能成功,那么孩子得到失敗的人生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