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知識大全 > 高中教育 > 正文
科目輔導(dǎo)
  • 詩歌描寫手法之最全歸納
  • 時間:2019-01-30 17:20:49        編輯:xinzhengjiaoyu        點擊量:4817次
  • 詩歌鑒賞的考題中,怎么也繞不開的題型就是考察詩歌的描寫手法,這也是很多學(xué)生害怕的題型。今天,小編歸納了詩歌鑒賞中涉及到的所有描寫方法。有了這個寶典,考生再也不怕詩歌鑒賞!

    1、對比

    對比既是描寫手法,也是修辭手法。

    例:梅堯臣的《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蓖ㄟ^陶者和富家的對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貧富差距和不同命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2、象征

    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如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边@兩句描寫青山環(huán)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yán)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3、抑揚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diào)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

    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边@首詩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又如趙希璐的《次蕭冰崖梅花韻》:“冰姿瓊骨凈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fēng)雪看梅花。”詩中三四句忽發(fā)奇想:如果牡丹花開早于梅花,誰會沖風(fēng)踏雪顧及梅花呢?然而,牡丹畢竟不會開在梅花之前。詩人欲揚先抑,只有冰清玉潔的梅花才能在凜冽的風(fēng)雪中吐芳爭艷,受到人們的青睞。

    4、起興

    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如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首聯(lián)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5、聯(lián)想

    由一事物聯(lián)想到與之有關(guān)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痹娙擞闪Φ募娕麓?、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
    6、想象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聯(lián)想、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如劉禹錫的《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边@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

    7、襯托

    指的是以乙襯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zhì)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边@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fēng)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寫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這是正襯。寫周瑜妻子的美麗,突出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這是反襯。

    ①正襯有以樂景襯樂情,以哀景襯哀情,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

    如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比木湫蜗篚r明地襯托出汪倫對詩人的真摯純潔的深厚感情,是正襯中的以樂景襯樂情。

    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元稹貶謫他鄉(xiāng),又身患重病,心境本來就不佳?,F(xiàn)在忽然聽到摯友也蒙冤被貶,內(nèi)心更是極度震驚,萬般怨苦、滿腹愁思一齊涌上心頭。以這種悲涼的心境觀景,一切景物也都變得陰沉昏暗了,這就是正襯中的以哀景襯哀情。

    ②反襯有以動襯靜,以聲襯寂,以樂景襯哀情,以哀景襯樂情,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襯托,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痹娭袑懙搅嘶洹⒃鲁?、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了春澗的寂靜,這是以動襯靜,以聲襯寂。

    元稹的《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這首詩一二句寫了一座空虛冷落的古行宮,宮中鮮花盛開,正是春天來了。三四句寫幾個白頭宮女,閑坐著回憶玄宗時候的往事,可見這幾個宮女是玄宗時候的宮女,現(xiàn)在已經(jīng)年華老去。抒寫了宮女一生凄涼、哀怨的情懷,寄托了詩人對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詩歌所表現(xiàn)的是凄涼哀婉的心情,卻著意描寫“宮花紅”,這是在以樂景襯哀情,如此反襯,使情之哀更加濃重。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曉?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鼻叭?lián)寫塞下艱苦的環(huán)境條件和緊張的戰(zhàn)斗生活,尾聯(lián)卻轉(zhuǎn)到寫將士奮勇殺敵的豪情,這種豪情也正是全詩的中心。這樣,我們感受到的,是不畏艱苦、有著鋼鐵般意志的將士形象。這里的“哀”景,是用來反襯將士豪情的,這就是以哀景襯樂情。

    8、動靜結(jié)合

    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于襯托手法,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沙頭宿鳥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

    后者如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桂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痹娭星皟删鋵懥松剿拿鼷悇尤撕驮律那逅?,是靜景;后兩句寫了魚搶新水、涌上溪頭淺灘的調(diào)皮,是動景。全詩動靜結(jié)合,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機。

    9、虛實結(jié)合

    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在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如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夢中勝利的虛幻之景與醒來的白發(fā)現(xiàn)實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體味空有大志、報國無門的悲哀。

    10、色彩渲染

    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弊髡咄怀隽藙偝樾卵康牧Γ呻p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gòu)成了絢麗的圖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出思歸的感傷。

    如杜甫的另一首《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這首詩濃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的風(fēng)光——山青翠,花紅艷,鳥翎白,碧波綠,景象清新,賞心悅目,而這是為下文勾起漂泊的傷感作鋪墊。
    11、氣氛渲染

    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shù)效果。

    如杜甫的《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首聯(lián)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蕭殺氣氛。如漢樂府民歌《江南可采蓮》:“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痹娭小棒~戲蓮葉東”四句的渲染描寫,使得全詩生動活潑,音調(diào)優(yōu)美,把水上采蓮的畫面和人們采蓮時歡愉的情緒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在讀者面前。

    12、照應(yīng)

    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內(nèi)容作必要的回答。恰當(dāng)運用這種寫法能使結(jié)構(gòu)顯得緊湊、嚴(yán)謹(jǐn)。

    如韋應(yīng)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笔茁?lián)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yīng)了詩題中的“送”字。

    13、正面和側(cè)面描寫

    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就是正面描寫;而對能使描寫對象更鮮明、更突出的周圍事物的描寫,則是側(cè)面描寫。

    如白居易的《楊柳枝詞》:“一樹春風(fēng)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王昌齡的《從軍行》:“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tài)。王詩第二句側(cè)面描寫戰(zhàn)況,一方面是風(fēng)勢很大,卷起紅旗便于急行軍,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zhàn)事的緊張狀態(tài)突現(xiàn)出來。

    14、白描

    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這種畫法引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準(zhǔn)確有力的筆觸,簡潔明快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干凈利落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的感受。

    如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边@四句詩純用名詞組合,沒有形容詞等加以修飾點綴,用的就是白描手法。

    15、列錦

    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jīng)過選擇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構(gòu)成生動可感的圖景,用以烘托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方法。

    如“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煙村”、“人家”、“亭臺”、“鮮花”既各自獨立成景,又共同構(gòu)成一幅田園風(fēng)光圖,創(chuàng)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16、迭字

    (1)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diào)作用。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保ɡ钋逭铡堵暵暵?

    (2)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 上一篇:全方位解析詩歌鑒賞的答題方法
  • 下一篇:把上下2000年歷史畫成“一根軸”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