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知識大全 > 小學教育 > 正文
科目輔導
  • 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
  • 時間:2019-05-26 11:07:13        編輯:chen_2016        點擊量:15168次


  • 四書五經(jīng)指的是什么,四書為儒家經(jīng)典,五經(jīng)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jīng)典書籍的合稱。

    四書為儒家經(jīng)典,南宋學者朱熹將《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據(jù)稱它們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之后各朝皆以《四書》列為科舉考試范圍,因而造就《四書》獨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書》已凌駕《五經(jīng)》的地位。

    南宋光宗紹熙遠年(1190年),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jīng)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并說"《四子》,《六經(jīng)》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jīng)》時代,宋后是《四書》時代。

    五經(jīng)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jīng)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jīng)過儒家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儒家本來有六經(jīng),它們是《詩經(jīng)》、《尚書》、《儀禮》、《樂經(jīng)》、《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書坑儒",據(jù)說經(jīng)秦火一炬,《樂經(jīng)》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jīng)》,共七經(jīng);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爾雅》,共十二經(jīng);宋時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經(jīng)注疏》傳世。"十三經(jīng)"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tǒng)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jīng)",《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于《春秋經(jīng)》之"傳",《禮記》、《孝經(jīng)》、《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jīng)師的訓詁之作。

    后來的五經(jīng)是指:《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記》、《左傳》。


  • 上一篇:一個小學生跳樓自殺進一步說明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心正教子(4):學生家長要正確對待家庭作業(yè)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